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12期
编号:11898747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5日 曾利娅,秦银波
第1页

    参见附件(1466KB,2页)。

     1.3观察指标

    ①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先由患者自评,然后将原始分换算成量表分,以我国常模的上限为界[3], SAS量表分>50分表明有焦虑症状;SDS量表分>53分表明有抑郁症状;②6 min步行距离测验(6MWT)[4],受试者在安静及空气流通的长30 m走廊上来回行走,在初始试验时进行2次适应性6MWT,以便受试者熟悉试验过程,2次试验间隔1 h;在适应性试验之后再进行2次,共4次;若4次走距的差异在10%以内,则以4次走距的均值作为6MWT 的结果;若差异>10% ,则需增加1次试验,取其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和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P<0.01(t=15.780,15.900,16.102,16.350)。干预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6MW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11.920,5.031,9.243)。见表1。

    表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和6MWT比较(x±s,分)

    3 讨论

    CHF患者受躯体症状、日常活动力下降以及慢性疾病的长期性等因素的影响,较易发生且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6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