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1956694
三仁汤加减治疗蛇串疮45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5日 万桂芹
第1页

    参见附件(1348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减治疗蛇串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蛇串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三仁汤加减,对照组予阿昔洛韦片及甲钴胺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10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盛型蛇串疮疗效显著,中药具有优势。

    [关键词] 带状疱疹;三仁汤;湿盛型蛇串疮

    [中图分类号] R275.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109-02

    蛇串疮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1]。西医称为带状疱疹。2007年5月~2009年10月,笔者采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盛型蛇串疮45例,并与口服阿昔洛韦片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9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22~65岁;病程1~7 d。对照组45例,其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20~67岁;病程1~6 d;发病部位:治疗组头面部8例,颈部9例,胸部10例,腰腹部18例;伴有疼痛42例,无疼痛3例。对照组头面部6例,颈部8例,胸部11例,腰腹部20例;伴有疼痛40例,无疼痛5例。所选患者均有水疱,未出水疱者不入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社区中医适宜技术》[2],辨证属湿盛型。证见皮损色不红,以水疱为主,疱壁松弛,疼痛略轻。伴口不渴或不欲饮,不思饮食或脘腹胀满,大便溏或少。舌质淡红或体胖,边有齿痕,苔白或白腻,脉沉滑或沉弦。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皮肤病学》[3]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三仁汤加减。药物组成:薏苡仁30 g,白蔻仁10 g,杏仁10 g,淡竹叶10 g,滑石15 g,通草6 g,厚朴10 g,云苓15 g,公英15 g,连翘10 g。发于颜面者加牛蒡子10 g,野菊花10 g;发于腹部、下肢者加苍术10 g,黄柏10 g;疼痛较甚者加玄胡10 g,川楝子10 g;疱疹周围有红斑者加赤芍10 g,紫草10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口服。

    对照组:予口服阿昔洛韦片,每次0.8 g,5次/d;甲钴胺胶囊,每次0.5 mg,3次/d。疼痛较甚者,口服芬必得,每次0.3 g,2次/d。

    两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判定。痊愈:疱疹脱痂,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能够正常工作和学习。显效:疱疹大部分结痂、脱痂,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好转:疱疹大部分结痂,并且往往遗留神经痛后遗症,症状和体征较前减轻。无效:疱疹及症状和体征无改变。痊愈+显效+好转=总有效。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蛇串疮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西医称为带状疱疹。多发于春秋季节,以成年患者为多,好发于腰部。以局部皮肤灼热刺痛,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成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水疱,3~5个簇集成群,互不融合,聚集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为特征,疱疹之间互不融合,间隔正常皮肤,疱疹初时透明,5~6 d转为混浊。皮损常沿一定的神经部位分布,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和T2~3的躯干部最常受累,多发于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常伴显著神经痛。常在皮损消退后有9%~34%的患者会发生后遗神经痛,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生率也在增加[5]。尤其老年人,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和学习。西医治疗以抗病毒为主。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肝失条达、郁而化热,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湿浊内停,或正气不足、兼感毒邪而发病。《外科真铨》中云“生于缠腰,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白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湿者色白如泡,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说明了本病病机核心为湿热。湿由脾不健运所生,内湿外发肌肤,水液聚于肌表,故水疱累累如串珠。湿盛者水疱密集,可破溃、糜烂、渗液较多。治宜清热利湿,方用三仁汤加减。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主治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或暑温夹湿,为中医治疗湿阻的代表方。其中薏苡仁甘淡渗利,白蔻仁芳香化湿,杏仁宣气化湿,三仁合而为君药,共奏宣通气机而化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薏苡仁具有镇痛抗感染的作用[6]。通草、滑石、云苓利水渗湿,淡竹叶清热利小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使湿去热清。厚朴燥湿行气,使里湿除而气机得畅。连翘、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拔毒外出的功效,被前人称为“疮家圣药”。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利湿解毒之功。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应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盛型蛇串疮,疗效满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