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1955817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和病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25日 毛锦芳
第1页

    参见附件(1441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年龄、绝经年限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225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5例患者中,良性病变引起出血156例,占69.33%,功能性病变引起出血48例,占21.33%,恶性肿瘤引起出血21例,占9.33%。结论:生殖器良性病变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年限的增加,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应及早针对病因治疗。

    [关键词]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c)-086-02

    异常的阴道出血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就诊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占老年妇科病主诉的80%以上。为探讨它的病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实践。本文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25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25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岁,绝经时间为1~25年。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不规则少量阴道出血,血性白带或接触性出血。

    1.2方法

    全部患者进行妇科检查,根据病程及妇检情况分别行阴道细胞学检查、宫颈活检、分段诊断性刮宫及阴道镜检查、阴道B超、宫腔镜检查、病理检查。老年性阴道炎在排除癌变后根据临床表现及分泌物涂片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肿瘤等均根据组织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确诊;若在诊断中同时存在功能性病变和器质性病变者,以器质性病变诊断计数。

    1.3 统计学方法

    计算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阴道出血原因和类型与疾病关系

    225例患者阴道出血原因中以良性病变为最常见,为156例,占69.33%,功能性病变48例,占21.33%,恶性病变21例,占9.33%。①在良性病变156例中,阴道炎77例,占49.36%(77/156);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共58例,占37.18%(58/156);子宫内膜息肉共4例,占2.56%(4/156);宫内节育器5例,占3.21% (5/156);子宫肌瘤9例,占5.77%(9/156);性生活致阴道裂伤2例,占1.28%(2/156);良性卵巢囊性肿瘤1例,占0.64% (1/156)。②在功能性病变48例中,子宫内膜增生或增生过长32例,占66.67%(32/48);萎缩型子宫内膜10例,占20.83%(10/48);分泌期子宫内膜6例,占12.50%(6/48)。③在恶性病变21例中,子宫内膜癌10例,占47.62%(10/21);子宫颈癌8例,占38.10%(8/21);卵巢癌3例,占14.29%(3/21)。

    2.2发病年龄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随之增加,恶性肿瘤与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6 9,P<0.01),见表1。

    表1 年龄与恶性肿瘤的关系[n(%)]

    2.3 绝经年限与恶性肿瘤关系

    绝经年限越长者,发生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1.235 4,P<0.01)。见表2。

    表2 绝经年限与恶性肿瘤关系[n(%)]

    3 讨论

    围绝经期是妇女从生理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最显著的变化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理功能丧失,最终导致绝经,生殖道萎缩等一系列退行性病理改变。在此期间大约有70%的患者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此类出血原因错综复杂。本文资料显示,225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由生殖器炎症和非器质性因素引起者己成为主要原因;良性疾病为156例,占69.33 %,居首位;功能性病变占21.33%,居第2位;提示绝经后阴道出血并非绝对是恶性肿瘤的先兆,即表明良性病变尤其是炎症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恶性病变占9.33%,居第3位;恶性病变不到10%,这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1]。此外,应用雌激素药物亦可引起阴道出血,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子宫内膜、宫颈上皮、阴道黏膜呈萎缩状态,阴道内pH值升高,局部抵抗力低下,使病原体容易侵入繁殖引起感染。因此,对绝经后妇女进行激素水平检测,激素替代治疗,口服尼尔雌醇、倍美力等药物,有望减少绝经后阴道炎,宫颈炎所致的阴道出血。

    本资料显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也是引起围绝经期子宫出血重要原因。功能性出血48例,占21.33%,比李时荣等报道[2]的69.13%低,其中以增生期或内膜增生过长最多,占66.67%,与胡晓玲等[3]报道的69.35%比较偏低。这是由于围绝经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生变化,随着卵巢的衰老,卵泡对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卵巢分泌雌激素并未完全停止,经过较长时间积累,刺激内膜可出现增生期改变,此时表现为月经样出血[4]。萎缩性子宫内膜出血机制可能是萎缩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管变细,管口易堵塞而形成囊肿,如囊肿破裂可致出血,少数用激素替代治疗妇女,可使子宫内膜增生而出血,随着激素替代治疗的普遍应用,此类阴道出血的患者会逐渐增多,在治疗过程中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服药情况。分泌期内膜占12.50%,均发生在55岁以前,绝经年限<3年,这是由于绝经最初几年,少数偶有排卵,形成黄体分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呈不良的分泌反应。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恶性肿瘤所致的阴道出血21例,占9.33%,从表1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两者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从表2看,绝经年限的增加,绝经10年以上出血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应提倡每年妇科普查,对阴道出血的妇女应做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阴道B超及宫腔镜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年限长者应尽早进行分段性诊刮,目前临床上多认为,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应<4 mm,以内膜厚度>4 mm(双层)作为行病理检查的标准[5],在宫腔镜直视下及时、准确地发现子宫内膜和宫颈内病变,同时定位取活组织检查或行诊断性刮宫[6],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减少漏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