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1974988
剖宫产胎盘期待剥离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5日 李 红,许慧英,焦存仙
第1页

    参见附件(2048KB,3页)。

     between two groups (x±s)

    2.3 观察组胎盘剥离期待时间

    最短10 s,最长160 s,平均(72.50±51.57) s。

    3 讨论

    3.1 剖宫产胎盘期待剥离促进子宫肌纤维收缩和子宫肌缩复性恢复

    剖宫产术中羊水充分吸出和胎儿娩出后,宫腔容积缩小,当子宫肌纤维收缩,迅速增加子宫肌层和胎盘床血窦阻力,减少妊娠期间占心排出量10%~15%的血液流向子宫,同时缩复作用稳定,持续缩小宫腔容积,使宫壁血管及供应胎盘床血窦关闭,随后血栓形成、纤维蛋白沉积保持必要的止血[3],血液迅速减少。子宫肌纤维收缩和子宫肌缩复,使宫壁血管及供应胎盘床下的肌肉束形成交错的咬合和扭结的缰绳,这种肌肉束安排,被称为“活连字”或“生理缝合子宫”[4]。子宫收缩、缩复功能障碍,宫壁血管及供应胎盘床血窦不能关闭,则可发生大出血。子宫收缩的动因来自于内源性催产素和前列腺素的释放,羊水吸出和胎儿娩出所致宫腔容积缩小,反射性引起内源性催产素和前列腺素的释放,不仅需要时间,而且也与子宫肌纤维功能状态有关[5]。观察中笔者发现,胎儿娩出后,宫底降至脐平,子宫收缩和缩复的启动需数秒或数分钟后出现,因此笔者认为需要等待数秒或数分钟。影响子宫收缩、缩复功能的启动时间长短因素有:①全身性因素。多因分娩时宫缩乏力,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所致。此外,产妇体弱,有全身急慢性疾病,或使用镇静剂过多,或产科手术时深度全身麻醉均可引起子宫收缩、缩复功能启动时间延长。②局部性因素。因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引起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多次分娩而致子宫肌肉退行性变;妊娠高血压疾病或重度贫血致子宫肌层水肿;胎盘附着宫角,宫角局部子宫肌菲薄;胎盘早剥而子宫肌层有渗血;或因子宫肌瘤、子宫发育异常等,可使子宫收缩、缩复功能时间延长。③直接性因素。临产状态下剖娩,宫缩启动时间短;未临产状态下剖娩,启动时间长。上述因素若影响子宫肌,宫肌不收缩,轮廓不清,甚至软如橡皮袋,控制宫肌切口出血部位,不急于剥离胎盘,等待数秒或数分钟,必要时给予加强宫缩处理,如宫底按摩、向宫颈方向下推宫底、宫肌注射缩宫素和宫腔塞米索前列醇或阴道塞卡孕拴等,促进子宫收缩、缩复,待宫体变硬呈球形或宫体有收缩时,剥离胎盘或娩出胎盘,术中出血仅为胎盘剥离面很少的出血,产后24 h关闭的胎盘下宫肌血窦很少再发生过多的出血。

    3.2 剖宫产胎盘期待剥离有利于胎盘的完整剥离

    产后出血胎盘因素占25.9%,胎盘因素为手术指征引起产后出血量最多[6],胎盘在子宫内壁的异常附着能够导致大量的出血,并与宫壁粘连或植入面积大小、深度、部位有关。胎儿娩出后,立即娩出胎盘,胎盘附着部位蜕膜下血窦尚未关闭,将大大增加术中和术后出血,本组病例选择是排除胎盘位于子宫前壁下段或子宫前壁前置,子宫前壁下段是剖宫产手术切开宫肌部位。上述两种情况切口下不可避免与胎盘相遇,胎盘组织破坏出血,需立即剥离胎盘,因此期待胎盘剥离,未考虑上述两种情况。胎儿娩出后,宫腔容积通过收缩和缩复作用明显缩小,子宫继续收缩,胎盘不能相应缩小与子宫壁发生错位,不断增加剥离面积,直至胎盘完全剥离而排出。胎盘与宫壁粘连紧密的部位,期待中底蜕膜下血窦关闭,人工更容易完整剥离胎盘,可大大减少术中出血;部分胎盘与宫壁可能植入部位,期待中仍不剥离,待大部分子宫已恢复收缩,局部可能植入部位有针对性地人工剥离或切除,也可大大减少术中出血。Silver等[7]研究发现胎盘植入随剖宫产次数增加而增加,本研究观察组中,2例两次剖宫产妇第3次妊娠剖宫前,B超提示胎盘未位于子宫前壁,术中尽管都有不同程度的胎盘粘连,通过胎盘期待剥离,胎盘剥离完整,术中和产后24 h出血都没超过300 ml。观察组剖宫产术中期待胎盘剥离时间不超过3 min,期待时间并不影响总的手术时间,并且笔者也发现胎盘功能愈成熟,基底板钙化明显病例,期待时间缩短,胎盘不仅容易自然剥离,即使子宫收缩稍差,子宫出血也不增多。

    总之,控制产后出血是提高剖宫产安全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减少产后出血对于术后机体的恢复、乳汁分泌、切口愈合是有利的,术中胎儿娩出后等待数秒或1~3 min,充分利用子宫收缩和缩复产生的子宫生理缝合功能,从而大大减少产后出血。

    [参考文献]

    [1]周虹,钟玲,刘建,等.社会因素剖宫产及剖宫产率的临床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10):637-638.

    [2]Menacker F. Trends in cesarean rates for first births and repeat cesarean rates for low-risk women: United States,1990-2003 [J]. Natl Vital Stat Rep,2005,54(4):1-8.

    [3]Baskett TF. Complications of the third stage of labour [M]. 3rd ed. Bristol:Clinical Press,1999:196-201.

    [4]Sleep J. 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he third stage of labour [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4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