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1974113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25日 张丽花 麦日普.吐尔逊
第1页

    参见附件(704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5月在我所治疗的90例肺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5.6%,有效率为17.8%,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显效率为57.8%,有效率为15.6%,治疗总有效率为73.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5,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肺心病;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41.5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1(c)-161-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并且近年来发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而来,患者常存在高黏血症,易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2010年5月在我所治疗的90例肺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最小59岁,最大80岁,平均68岁。患者诊断依据病史、临床症状、胸部X线片和心电图表现并排除出血性疾病,符合肺心病及心功能分级诊断标准[1]。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对照组不加用其他药物。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包括纠正缺氧、抗感染、缓解支气管痉挛、强心、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在脐旁行皮下注射,剂量5 000 IU,每天2次,10 d为1个疗程,密切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心电图、呼吸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2]

    ①显效:咳、痰、喘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肺部干、湿性啰音明显减轻或消失;发绀、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消失;心率小于100次/min;尿量基本恢复正常;末梢循环基本好转;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②有效:上述各项指标部分减轻或好转。③无效: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无好转,甚至加重或死亡。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93.4%)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终末期心功能失代偿形成心衰,或出现其他各种并发症如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通过亚硝酸分解、纯化而来,约相当于普通肝素的1/3大小,平均分子质量在4 000~6 500 U之间[3],比普通肝素具有更强的抗血栓作用,对凝血因子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改变血液黏度,使血细胞表面电荷增加,增强抗凝集和抗血栓作用,改善微循环,使肺动脉压降低,从而使心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另外,低分子肝素对白细胞趋化性及补体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使许多致炎因子得到中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的通透性降低,也使抗感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其可以解除微血管收缩及支气管痉挛,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减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减轻气道阻力,增强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它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高、半衰期长[4],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明显提高对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0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