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33期
编号:11979548
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构建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第33期
     [摘要] 本文结合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从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建立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 工学结合;高职;生物制药技术;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c)-093-03

    Establishing a curriculum system for Bio-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work-study integration training mode

    LI Yulan, XU Lili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 Ningbo 315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of bio-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our school, analyze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echnical ability requirements and finally establishes a curriculum system for bio-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work-study integration training mode.

    [Key words] Work-study integration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io-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目前,我国已将生物制药产业作为经济中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中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然而,我国快速发展的生物制药行业存在许多不足,其中,缺乏产业化必需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化进程,已成为产业发展与升级的瓶颈。如何培养面向生物制药产业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工学结合”是有效解决的方法之一。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工学结合”,学校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和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学生可以提高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企业可以有目的地培养、选择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减少培养成本,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工学结合”是对于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实现“多赢”的选择。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就是要构建和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和职业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本文拟结合我校生物制药专业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探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1 当前高职学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唯学”型课程体系

    这种问题倾向主要存在于传统的三年制专科院校,这类院校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是继本科院校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其课程体系几乎是本科的“压缩型”,只注重高等教育中的“学科性”、“系统性”,而忽略了其“职业性”的特征,忽略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2 “唯工”型课程体系

    这种问题倾向主要存在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在长期中职教育的“惯性”作用与思维方式的影响下,这类院校的教育过分强调职业性,对学生只注重单纯技术性培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高等”层面的教育体现得不够完善,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3 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不利于“工学结合”的推进

    选修课比例偏小,必修课占据大量课时,不利于满足企业对特殊知识的需求和学生对岗位的兴趣选择。适当减少必修课的比例,针对企业不同需要,增加指定选修课。

    1.4 忽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无论是“唯学”还是“唯工”,各类院校都把计算机课程学时压缩得很少,授课内容也很基础。随着现代生物制药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精密分析仪器都需要计算机工作站,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对每位工作人员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2 生物制药专业培养目标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2.1 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着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结构及专业特色,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根据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特点及市场的需求,培养目标由基本培养目标和岗位目标组成。基本培养目标是每个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达到的目标,根据各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我校确定的基本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遵守生物制药产业的有关政策法规,具有生物制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操技能,能从事生物药物(含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控制和工艺过程设计等以及有关企业管理与产品流通第一线所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不同企业对同一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的差异,把学生分成若干班,按岗(如生产、质控、销售等)或企业定向需要,确定有针对性的岗位目标,加以强化。

    2.2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称之为技能。生物药物的制造过程比较复杂,跨学科、综合性强,涉及到的技能也较多,在提炼岗位职业技能时要针对第一线的实际需求,重点整合在各生产工艺中具有共性的技能。

    2.2.1 专业基本技能规范操作各种常用仪器;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生物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分析。该部分技能是掌握生物制药其他技能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一些实验员岗位上,亦可成为主要的岗位职业技能。

    2.2.2 生物制药生产技能发酵生产技能、生化分离生产技能、细胞培养技能、制剂生产技能、生产设备操作技能等,是劳动部颁布工种发酵工程制药工、生化药品提取工、药物制剂工等主要岗位职业技能。

    2.2.3 分析检验技能包括制药及相关过程中的药物分析、生物医药分析、药物检验、微生物学检验、药品包装检验等,主要技能可归纳为滴定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红外、紫外),色谱分析技术(高效液相、气相),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等,是劳动部颁布工种药物检验工的主要岗位职业技能。

    2.2.4 拓展技能以管理学、营销与谈判、药事管理学、药学综合知识为基础,主要满足生产管理、医药购销等岗位需求,是由于就业面的拓展而衍生的岗位职业技能。

    这个技能体系对于个体来说,在有限的学时中完全掌握以上所有核心技能是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这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就业意向以及个体的兴趣爱好,选取1~2项核心技能进行特长培养,即专业上的“宽口径”与个体上的“窄口径”相结合。

    3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http://www.100md.com(李玉兰 许丽丽)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