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24647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付静 时淑珍
第1页

    参见附件(2946KB,3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生存分析采用Kapkan-Merier法。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3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所有患者均接受了2个或2个以上周期的化疗,共计完成了135个周期的化疗,平均每例患者4.5个周期,中位治疗5个周期(2~8个周期),30例患者入组,CR率为0,PR率为20.0%(6/30),SD率为46.7%(14/30),PD率为33.3%(10/30),有效率为20.0%(6/30),临床获益率46.7%(14/30),见表1。其中单纯淋巴结转移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最高,其次是肺转移,而肝转移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最低,与肺脏、淋巴结转移病灶相比骨转移病灶的有效率相对较低,化疗对脑转移无效有关。

    表1 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影响因素分析(例)

    Tab.1Influence factors analyse of curative effects Pemetrexed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case)

    2.2 远期疗效

    3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期10个月(3~18个月),至末次随访有14例患者生存。中位TTP 7个月,中位OS 8.5个月,1年生存率为63.3%。最后生存期继续随访中。

    2.3 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及消化系统方面的反应。血液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降低为主。白细胞减少,其中Ⅰ度为50.0%(15/30),Ⅱ度为16.7%(5/30),Ⅲ度为13.3%(4/30),Ⅳ度为6.7%(2/30);血小板减少,Ⅱ度为26.7%(8/30),Ⅱ度为20.0%(6/30),Ⅲ度为13.3%(4/30),Ⅳ度为0。经过使用集落刺激因子药物治疗后缓解,全部病例均可完成化疗。本组患者的非血液毒性反应较轻,主要表现为Ⅰ~Ⅱ度消化道反应,使用托烷司琼等药物对症治疗均可缓解,未见有明显口腔黏膜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

    3 讨论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联合的AT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线化疗方案[1],但是仍有近50%患者治疗后复发转移。对于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多数仍可行二线化疗,但是没有标准的二线化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卡培他滨、吉西他滨、培美曲塞、铂类等,且联合治疗可能优于单药[2]

    培美曲塞是新一代多靶点叶酸抑制剂,通过作用于多个靶点抑制叶酸代谢所需关键酶,导致肿瘤细胞的嘌呤和嘧啶合成受阻,最终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停滞于S期,因而具有抗癌作用;而且,培美曲塞还具有显著的抗叶酸代谢能力[3]。故其为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培美曲塞与多种其他抗癌药联用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并可以降低毒性。临床研究表明,在使用培美曲塞的同时给患者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大大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顺从性。培美曲塞已在多个晚期乳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中获得较好的疗效。Llombart Cussac A等[4]报道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53例患者均对紫杉类和蒽环类药物耐药或疗效差,单药培美曲塞治疗32例评价反应,6例PR,17例SD,总RR19%。Garin等[5]在一项Ⅱ期临床试验中使用培美曲塞加卡铂治疗50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获得了54%的有效率和10.3个月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不良反应较轻均可耐受。O′Shaughnessy等[6]报道用培美曲塞治疗乳腺癌转移(MBC)患者,全部患者的有效率为8%,36%的患者病情稳定,中位进展期2.9个月,平均生存期8.2个月。显示培美曲塞对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患者对其毒性可耐受。

    本组30例病例均为紫杉类和蒽环类药物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入组时已属于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使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的治疗结果为有效率为20.0%(6/30),临床获益率为46.7%(14/30)。中位TTP 7个月,中位OS 8.5个月,1年生存率为63.3%。由于进行了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预处理,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耐受,生活质量未出现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作为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的解救方案,显示出极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提供了有效的解救治疗途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Moulder S, Hortobaqyi GN.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J]. Clin Pharmacol Ther,2008,83(1):26-36.

    [2]徐兵河.蒽环类耐药性乳腺癌治疗策略[J].中华肿瘤杂志,2007,29(4):241-244.

    [3]Adjei AA. Pharmacolog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pemetrexed [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4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