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92387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5日 王志 刘野
第1页

    参见附件。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休息、镇静、吸氧,并应用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活血化瘀药物等,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波立维),首次300 mg口服,后75 mg口服,1次/d,连用14 d;阿托伐他汀(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g/片,每晚1次,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血脂、24 h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并比较两组的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及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情况、IL-6、hs-CRP变化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1.3 疗效标准[4]

    ①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50%以上;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低于50%。②心电图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复查ST段及T波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减轻,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T波倒置有所纠正;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或T波倒置没有好转。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检测方法

    分别于入院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集外周静脉血10 mL,3 500 r/min离心3 min,置-70℃冰箱待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s-CRP和 IL-6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观察组36例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达(10.1±1.2)d,而对照组32例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达(26.1±2.0)d,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服药期间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无肝肾功能损害等。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8.527,*P <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94.44%(3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25%)(P < 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IL-6、hs-CRP变化

    两组TC、TG、 IL-6、hs-CRP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降低,且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均P < 0.05)。其中治疗后观察组TG、TG、IL-6、hs-CRP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有差异(均P < 0.05)。见表4。

    2.4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3个月后,无一例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其中观察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56%,而对照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1.88%,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5。

    表 5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除经典的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ACEI类药物外,多主张应用抗凝酶、抗血小板、调脂及保护血管内皮等综合治疗[5]。

    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同时具有改善血管的内皮功能、抗炎、稳定斑块,减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作用。阿托伐他汀为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肝脏内的HMG-CoA还原酶,从而降低TC、TG及升高HDL-C的作用[6]。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制剂,主要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不可逆地修饰血小板ADP受体而起到抗血小板作用[7]。二者联用,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P < 0.05)。

    Hs-CRP是一种炎症反应时相蛋白,主要由细胞因子刺激肝脏产生,炎症反应时显著升高。hs-CRP能够诱导内皮细胞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并且促使单核细胞向内膜下浸润,也参与到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者联用,结果显示,两组TG、TG、IL-6、hs-CRP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且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均P < 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TG、TG、IL-6、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 0.05)。

    研究证明,在心肌梗死和(或)心绞痛病史伴轻到中度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中,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总死亡率和冠脉事件的发生率。UAP预后比较复杂,少部分患者虽经严格的药物治疗症状仍难以控制,有些甚至发展至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心脏意外[8]。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1.88%)(P < 0.01)。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考虑可能是通过阻断hs-CRP的生成,降低血清hs-CRP、IL-6的水平,抑制其促炎效应,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5-236.

    [2] 黎秀武.联合三种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4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