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409
建立急诊护理亚专业组模式的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夏俊琳 王晓君 蒋飞
第1页

    参见附件。

     经调查,患者满意度由亚专业分组前的87%提高到分组后的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 < 0.05)。

    2.3亚专业分组前后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

    亚专业分组前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9%,分组后抢救成功率为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P < 0.05)。

    3 讨论

    3.1 急诊护理亚专业组发展现状

    急诊医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自1979年美国急诊医学正式成为第23个临床医学专业,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2]。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临床亚专业,急诊护理学已成为护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专业,成为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并驾齐驱的二级学科。而与之对应护理亚专业组并未建立[3-4]。因急诊医学的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急诊科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期望。在欧美国家,急救护理人员必须通过急救专业技能考核才能上岗操作,我国相当多的综合性医院与国外急诊护理发展有较大差距。为培养急诊专科护士,促进急诊护理专业水平与急诊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正式成立并开班授课,可见中国急诊护理人员正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正逐步与国际专科护士的培训、认证相衔接[5]。这也是促进急诊护理专业水平与急诊治疗技术的发展的可行途径,但实施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各地仍在进行急诊护理模式的探索。

    3.2 建立急诊护理亚专业组模式的优点

    3.2.1 可促进急诊医学亚专业发展,加快急诊护理学科品牌建设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学科临床医学专业,贯穿于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急危重症监护过程。急诊医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急诊医学模式的变革和学科建设两个方面。院前、院内急救和急危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模式是现代化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新模式[6],急诊亚专业建设是新形势下学科建设的重点。临床专科的显著特点是疾病谱、诊断、治疗和护理均有自身的区别于其他专科的特点。现代急诊医学已分化出小儿急诊、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灾难医学、创伤医学、危重病医学、中毒医学等亚专业。不同的亚专业面对的对象也有不同的特点,故诊断、治疗和护理也应该有别于其他专科的特点。因此,为适应急诊亚专业的发展,建立区别于其他专科的一体化模式的急诊护理亚专业队伍可促进急诊亚专业的发展需要,加快急诊护理学科品牌建设。

    3.2.2 提升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培养急诊专科护士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其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反映医院整体水平,而如何营造一个优质舒适的就诊环境,让患者得到最优质、高效、便捷的急诊专科服务也日趋成为不断努力的新目标。因此只有通过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培养急诊专科护士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医疗发展。而通过各亚专业护理小组的建立,实施组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急诊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和激发学习热情,进行组内培训和各组间的交流学习及科内的业务学习,开展组内考核和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活动,要求急诊护士不仅要自觉学习相关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会应用各种紧急救援医疗技术与方法挽救患者的生命,成为合格的急诊护理专科护士。从而以点代面达到全科的共同进步,提升急诊护士综合素质,成为急诊专科护士[7]。表1、2结果显示,经过护理亚专业分组后,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得分高于分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所以,在此形式下建立护理亚专业组模式,成为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

    3.3.3 有利于提高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本组中经过护理亚专业分组后。患者满意度和救治成功率均明显提高(均P < 0.05)。我院急诊科急诊亚专业分设血液净化护理小组、CPR培训小组、危重病护理小组。通过这些亚专业护理小组的建立培养了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得到全面提高。使护士以最短时间、最快捷高效的方法抢救患者,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并针对急诊患者特殊心理特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实施人文关怀,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洪瑛,黄文霞.建立手术室骨科系统护理亚专业组的模式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98-899.

    [2] 张立平.急诊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2):1299.

    [3] 关继华,居来提.急诊模式转变的思考[J].农垦医学,2003,25(5):372-373.

    [4] 宋维.急诊医学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2,22(6):333-335.

    [5] 李明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5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