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672666
御道而行的“上医”来正华(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第3期
     来教授所言“遵道”的第二点,即“尊天地之道”。他认为,医者,不仅要懂天地之道,更要遵从、顺应天地规律。中医学的五运六气理论是古代先贤研究天文、地理变化规律影响人体健康或疾病转归的学问。以天人相应为指导,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为推算手段,用木火土金水的属性来判断该年气候的大概情况,以六气说明一年内六阶段气候的常规、异常变化。“运在地乃有形之五行,气在天为无形之六气。运气相合,气候则定,形气相感万物化生;最重要的是,人的生理变化亦在其中。”因此,“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是指人类受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影响,而必然反应的、与之相应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当人体生理活动与天地阴阳气交不相适应时,则人体顺应力减退,就会发生疾病或影响疾病的转归。用此法,可达察天时、遵天道,勿伐生机;知个体、识异变,早安内乱之机,因而是防病、治病的关键。

    此外来教授还认为,人体生命的形成有“先天生命体”和“后天生命体”两个阶段。人的“先天自然属性”取决于母体“十月怀胎”的大约285天,在脱离母体之前被称为“先天生命体”;在脱离母体之后被称为“后天生命体”。而在临床上,来教授因为尊天地之道且能御天地之道,他针对疾病最源头开出的药方,多有神效。

    “当然,尊道,最重要的还有第三点——要尊人道。”来教授继续说,“一个医者的品格,决定了他的行医之路能走多远。”据记者了解,来教授行医大半生,救人无数,至今却两袖清风。

    从“尊道”到“御道”,要经历超越和创新

    据记者了解,来正华教授是中国第一位将“河图洛书”这两大经典用于针和灸的中医名家。他虽然是道家“杏林针法”的创始人,但对灸的运用则更为独特。他精研国学、国医总结出了“人与天地同”的精论。他认为,人病阳虚或阴寒盛,正如日离地球而大地病寒,离照当空则万物暖生的道理一样。故《华佗中藏经》在首篇“人发于天地论第一”曰:“阳施于形,阴慎于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则否(痞)而寒生,结作瘿瘤。”《内经》更把阴阳盛衰病理概括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据此,古代医家效法“离(八卦中离为火)照当空”,以消阴霾之理,施以灸法,驱除寒邪,温通经络,切中病机。所以来教授认为,凡因阳虚寒盛,否(痦)塞瘿瘤,肥胖体丰,皆当首选灸法。

    在长久的施灸实践和对河图洛书的研究中,来教授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针灸补泻方法。他认为顺转相生的河图为补,逆转相克的洛书为泻。在施灸时如能遵从河图洛书生克顺序施治,必获事半功倍之效。

    御道的最高境界:治未病

    来教授告诉记者,先贤所说的“上医治未病”之要,在于“治食”、在于“治未病之脏腑”。最好的医者,并不是擅治最凶险的疾病,而是在源头处,就能扼制疾病的发生。他认为,养生之要可用八字概括:“进出劳憩,清调补防。”

    所谓“进出劳憩”的“进”,指摄入体内物质,包括有形物质和无形之气;“出”,指排出体外物质,包括有形废物和体内郁遏之浊气;“劳”,指制定符合个体特征的劳动、锻炼;“憩”,指休息调整。如此则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若已经出现亚健康或疾病,则当以“清调补防”四字主之。所谓“清调补防”的“清”,即清除体内垃圾,包括有形、无形两方面;“调”,即调整脏腑之间、天人之间气血阴阳平衡;“补”,指的是补充体内亏虚不足;“防”,则是根据个体特佂,做好流年疾病的防治。做好这四点,特别需要观察万物盛衰模式。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观察胎孕测先天体质,运气理论推后天病变。

    在采访中,来教授还介绍了他认识到的中西互补的新医思路。他认为,中西医是两套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一般人认为两者很难融合,其实不然。因为中、西医研究、治疗的对象都是共同的人体,只是角度不同,两者并无根本的矛盾。

    中医的优势和缺陷在于,中医学认为天地万物生成皆赖于阴阳五行之气的动态变化。正如五谷之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道理一样,人之生老病死,生理变化,疾病发生亦必随之变化。这是中医宏观理论的精髓。故《内经》告诫业医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这是中医学的优势。其劣势为解剖生理太过简单,且文理晦涩难明。譬如“肝左升,肺右降”,说的是肝升发、肺肃降的生理功能;而要理解与现代医学吻合的解剖生理位置,则须读懂“洛书九宫图逆转相克之理”才能明白。来教授就此阐释说,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意为:上四九为肺金,下一六为肾水,左三八为肝木,右二七为心火,中五为土。洛书要旨在于逆转而成五行相克之势。即右火克上金,金克左肝木,木克中脾土,中土克下水,水克右心火。实际上,把洛书翻转一下,即为中医生理解剖模式图。我们将洛书左右翻转后,仍以河图数的一、六表示肾水;二、七为心火;三、八为肝木;四、九为肺金;五为脾土;即变为,肺金数九居上,心火数七位左,肝木数三位右,肾水数一居下,脾土居中为消化系统——就此形成了现代医学的人体解剖图。

    来教授谈及西医学的优势和缺陷时说,西医学由解剖入手,探查生理、病理、病灶,并依之做出对应的治疗处理方法,疗效快捷,直观可信;但其劣势为忽略了世界万物都是在“气化”前提下进行的。

    总之,中医重视人体在整个大自然中随四时阴阳而发生运动变化;而西医则于生理上重视解剖、于病理上重视局部病灶。中医长于宏观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故疾病的产生,源于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只要调整身体状态,使之恢复平衡,则疾病自愈;西医则从微观思考入手,认为菌毒微生物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因此杀灭细菌微生物才是治愈疾病的最佳手段。中西医两者一宏观、一微观,各具优势。中医主张整体调整机体,改变菌毒外邪生存环境,使之不杀自亡而病愈;而西医则针对病灶,杀菌消炎,使致病微生物衰亡而达治病目的。

    因此,来正华教授认为,将西医的微观优势嵌入中医宏观框架,用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知识融入、填补中医的不足,将产生我国独特的新医学学科。

    采访即将结束时,来教授表示:希望借助媒体,将存在缺憾的中医理念和行医方法传播出去,让博大精深的国学国医,真正造福于人民!

    专家简介

    来正华,1958年出生于安徽宿州,六世为医,中医临床研究生,教授。曾任安徽中医学院成教院宿州分院院长;现任国家卫计委“健康中国2020全国慢病防治工程”首席中医专家,解放军66400医院名老中医会诊中心专家,北京永乐康研究院疑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高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中医专家,如今康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专家等职。师承安徽中医学院博导、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韩明向教授。主要学术贡献:厘正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形成之迷;倡导中医宏观与西医微观的有机结合;在国内首创“杏林针法”和“医易贯通,天人相应”的子午流注人体生物钟时间疗法,并首次将人体先天生命学说和《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理论结合起来,通过诊察流年及先天体质盛衰对后天的影响诊疗疾病。临床上还综合“道家针灸法”,并揉入“内功导引术”和河图洛书及道家医术,将“针、灸、药、导(导引)”同步用于医学实践,治好过无数例疑难杂症,更能运用“先天生命”理论实践“治未病”思想。 (陈小芳)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