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0年第9期
编号:11914920
厦门3个社区工作者工作倦怠调查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李津强 吴张鹏 蒋 霁
第1页

    参见附件(1472KB,3页)。

    李津强 吴张鹏 蒋霁 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用社会支持量表、成人艾森克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对厦门3个社区131人进行调查,分析其中112份有效问卷。结果:年龄在30~40岁组的情绪衰竭最重,30岁以下的成就感缺乏最为严重(p0.05);充分的社会支持可以显著降低个体情绪衰竭、情感疏远的程度,同时提升个人成就感。结论:增加社会支持会显著减少工作倦怠程度。

    【关键词】 社区 工作倦怠 社会支持

    【分类号】C916

    前言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征状,此种征状最易在工作情境中出现。Maslach等人[1]认为,对于从事这类职业的人,人们往往存在一种期望,觉得他们应该在工作中一贯地为他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这种社会期望的存在,造成他们在进入职业之后不得不持续地投入大量的情绪、生理等方面的精
------
     前言

    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征状,此种征状最易在工作情境中出现。Maslaeh等人认为,对于从事这类职业的人,人们往往存在一种期望,觉得他们应该在工作中一贯地为他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这种社会期望的存在,造成他们在进入职业之后不得不持续地投入大量的情绪、生理等方面的精力来应付服务对象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身心俱疲的症状。Maslaeh即把这种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工作倦怠。2004年12月6日在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政府、公共事业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倦怠问题,关注其心身健康,为广大基层服务人员提供指导。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7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