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530332
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性质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陈国勤 林 帆 黄冬葵
第1页

    参见附件(413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ic intestinal tumour,GIST)的生物学性质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为临床判断GIST的良、恶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6月~2005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8例GISTs病例的资料。本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18~73岁),平均55.2岁,38例GIST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38例切除标本进行横径检测;光镜下观察38例肿瘤细胞形态;对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38例病人基本能完整切除肿瘤,26例良性GISTs中,肿物平均直径3.16cm,5例潜在恶性GISTs中,平均直径5.25cm,7例恶性肿瘤中,平均直径9.17cm。光镜下细胞形态分类:梭形细胞为主型21例,上皮细胞为主型12例,混合细胞型5例。良性组肿瘤无明显出血、坏死,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恶性组肿瘤组可见出血坏死,细胞丰富,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多见。38例行以下五个免疫组化指标测定:其中酪氨酸激酶受体(CD117)阳性者32例,骨髓干细胞抗原(CD34)阳性者31例,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者28例,可溶性酸性蛋白(S-100)阳性者15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者10例。结论GIST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发病部位跟性别、年龄无关。CD117和CD34阳性标记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GIST的恶性程度与肿瘤是否出血坏死、大小、核分裂数密切相关,而与发生部位、性别、年龄、免疫表型无关,免疫表型与肿瘤部位也无关。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病理;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555[2006]04-1-0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1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