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0期
编号:11798607
顺铂肾毒性机制及其防护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6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0期
     顺铂(CDDP)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肿瘤药,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耳毒性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它在肾脏中高聚集、高排泄、高代谢,其肾毒性作用尤为突出。统计显示[1],临床顺铂化疗肾损害发生率为25%~35%,如何降低其肾毒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1 顺铂肾毒性机制

    顺铂在高氯环境下活性低,但当其进入低氯的细胞内液后活性增高,很快发生水合解离,生成带正电荷的水合配离子,受DNA静电引力的作用,向细胞核迁移,形成 cis-[Pt(NH3)2]2/DNA加合物。加合作用改变了DNA正常复制模版的功能,引起DNA复制障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2]。顺铂的肾毒性是否与这一机制有关尚未明确。

    研究表明,氧化性损伤是顺铂肾毒性的机制之一。顺铂可引起大鼠血浆和肾皮质巯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减少,丙二醛(MDA)的增高[3]。顺铂在水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自由基引起肾损伤作用的表现在[4]:①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膜蛋白功能的受损以及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导致线粒体功能抑制;②蛋白质功能抑制;③破坏核酸及染色体。

    顺铂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钙超载可能在其肾毒性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除了顺铂氧化应激造成的细胞膜和膜蛋白的损伤,可引发Ca2+内流的增加外,调节细胞内溶质钙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内质网(ER)的钙泵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