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1期
编号:11702201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1期
     2.4 多重靶向理论设计靶向给药系统 多重靶向指的是利用以上介绍的靶向理论设计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靶向机制的靶向给药系统。该靶向给药系统往往具有更加专一的靶向性。

    3 靶向给药系统的靶向源动力

    靶向给药系统按靶向源动力可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前体靶向制剂等。这些制剂的源动力各不同。

    3.1 被动靶向的源动力及作用机制 被动靶向即自然靶向,它的靶向源动力来自于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在被动靶向系统中,药物以微粒(乳剂、脂质体、微囊、微球等)为载体通过正常的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肺等器官。被动靶向制剂的作用机制为:网状内皮系统(RES)具有丰富的吞噬细胞,可将一定大小(直径0.1~3 μm)的微粒作为异物摄取于肝、脾;较大直径(7~30 μm)微粒不能滤过毛细血管床,被机械截留于肺部;而直径[3]。

    3.2 主动靶向的源动力及作用机制 主动靶向是指药物载体表面经修饰后,药物微粒不被单核吞噬系统识别,或其连接有特殊的配体,使其能够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主动靶向的源动力在于微粒表面的特殊性质,使其能够逃避单核吞噬系统的作用,而被靶组织、靶器官或者靶细胞识别。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作用机制为:通过周密的生物识别设计,如抗体识别、受体识别、免疫识别等将药物导向特异的识别靶。所以有人形象地将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称为“药物导弹”[7]。抗体识别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将药物导向特定的组织或器官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