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2期
编号:11702107
前路保留终板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2期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术后第一次X片测得融合节段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角与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X片测得融合节段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角行总体均数t检验,P[2]:分别在融合节段上位椎体上方和下位椎体下方终板作一横线,确定上、下终板的中点,两点间垂直距离即为融合节段高度。术后第一次融合节段高度与最后一次随访时的融合节段高度之差即为融合节段高度丢失量。颈椎曲度角:颈7椎体下终板画线,寰椎前后结节中点连线,由两线的垂线相交所成的角。术后第一次所测得的角度与最后一次随访时所测得的角度之差即为颈椎曲度丢失量。随访病例均于术后6 ~ 9 个月骨性融合,融合率100%。融合节段高度平均降低(0.65± 0.17)mm (P>0.01) ,无统计学意义。颈椎曲度角平均降低(2.6°±0.6°)(P>0.0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颈椎体骨性终板的应用解剖 椎体终板是椎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椎体上、下两面的骨骺板骨化停止后形成的呈轻度凹陷皮质壳结构。大体形态为中央区域较薄,四周边缘增厚隆起,厚约0.75~1 mm的环状骨突[1]。解剖学研究发现:椎体终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皮质骨,而是融合骨小梁组成的层状多孔结构,终板内有大小不等的孔状结构,中央区较多,而周边较少,椎体血窦与软骨终板间有直接接触,该结构占整个终板面积的7%~10%。此外,大约20%~30%的血窦与软骨终板间仅隔有小于25nm的薄层骨质,具有相当大的通透性,使其具有较丰富的血运 [3];同时,终板并非呈完全水平状态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