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3期
编号:11720209
针灸、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胛下肌损伤63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
     【关键词】 针灸;推拿;功能锻炼;肩胛下肌损伤

    

    自2000年以来,作者采用针灸、 推拿配合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肩胛下肌损伤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3例,男38例,女25例;年龄13~75岁;病程1 d~15年;其中急性外伤史者19例,慢性劳损史者32例,风湿寒凉史者9例,不明原因者2例;单侧发病者57例,双侧发病者6例。单独肩胛下肌损伤27例,合并肩关节不稳定17例,肩袖损伤10例,肩关节脱位6例,肩周炎23例,肩关节撞击征9例,肱骨小结节撕脱骨折1例。

    1.2 症状体征 本组患者多有肩关节急慢性内收内旋外伤或肩关节撞击史,伤后肩部有局限性疼痛、肿胀;患者弯腰,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抗阻力内旋时,疼痛最明显;急性期患者肱骨小结节压痛明显;肩关节常表现为向前轻度不稳定。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1例肱骨小结节处有撕脱骨片影。
, 百拇医药
    Left-off试验(抬离试验 )是检查肩胛下肌损伤的特异性体征,将患侧上肢屈肘内旋并将手背置于下背部,如果患者手臂不能主动抬离并使手保持和下背部离开,则认为试验阳性。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 ①肩胛下肌内侧针法: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或俯卧位,患肢尽量作摸脊动作使肩胛骨向后翘起,术者从翘起的肩胛骨旁平刺进针,针尖斜向肩关节方向,紧贴肩胛骨前面刺入1.5~3寸(切勿刺入胸腔),得气后行捻针术使肩胛部酸账为宜; ②肩胛下肌外侧针法: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或仰卧位,患肢尽量外展上举或将手置于头后,术者从腋窝内后壁循肩胛骨前缘进针,向内后上方紧贴肩胛骨面刺入1.5~3寸(切勿刺入胸腔),得气后行捻针术使肩胛部酸账为宜;③肩胛下肌止点针法:肱骨小结节压痛处(阿是穴)直刺1.5~3寸。

    2.2 推拿方法 ①患者俯卧位,胸前垫软枕,患侧上肢垂于床边或内收内旋置于腰部作摸脊动作,术者一手置于患侧肩关节前部向后向内推使患者肩胛骨翘起,另一手示中无名指插入翘起的肩胛骨前面点揉肩胛下肌的起点,而后让患者上肢被动内收内旋抗阻5~10 s,反复3~5次; ②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上举或置于头后,术者一手固定患者肘部,另一手拇指于患侧腋窝内后壁处点揉肩胛下肌肌腹,再用大鱼际按揉肩关节前部、肱骨小结节压痛处,后让患者将手置于头后被动前屈内收抗阻5~10 s,反复3~5次;③揉按放松患侧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行肩关节牵抖归挤法后手法结束。
, 百拇医药
    2.3 肩胛下肌功能锻炼方法 ①患肢屈肘90度做内收内旋动作,10次一组,每天五组。初期徒手做,症状减轻后持重物做,所持重物重量以做动作不产生疼痛为宜;②患侧上肢屈肘内旋作摸脊动作至最大限度,每天50次。初期另侧手协助做,症状减轻后单手做并逐渐增加摸脊高度。

    3 结果

    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正常42例;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劳累后肩胛部仍有轻微疼痛不适14例;好转:症状体征有所减轻5例;无效:症状体征未见好转或加重2例。

    4 讨论

    有关肩胛下肌单独或复合损伤,文献报告较少,临床上对此损伤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认识,易误诊漏诊,影响疗效,亦使部分病例转为慢性陈旧性损伤,导致肩关节不稳,影响肩关节功能。

    肩胛下肌为强有力的上臂内旋肌,一般不易损伤,其受伤机制为:在上臂处于极度外展旋后位时,该肌被伸展至最长限度,当上臂猛然内收内旋而用力失衡时,该肌急剧收缩,由其动态稳定作用(对抗牵引肱骨头脱位的切线力)转为内收旋转改变角度的强大牵引力,因该肌起点宽阔,止点相对较小,此时肌腱所承受的瞬息牵引力甚大,远大于0.89倍的体质量外力,并集中于止腱处,即产生类似挥鞭样现象而形成传导弹性损伤;或因长期、持续的上肢内收内旋动作反复收缩舒张肩胛下肌,使起止点处腱纤维撕裂,局部出血、组织液渗出,导致无菌性炎症。
, 百拇医药
    通过关节的肩胛下肌的腱部对盂肱关节的静态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维持其前方的稳定。肩胛下肌损伤后因其肌纤维的断裂、疤痕的形成等原因,导致该肌力减弱,使肱骨头在肩胛盂上固定力量减弱,肱骨头相对于肩胛盂产生了前上方的位移,从而导致肩关节前方不稳定,影响肩关节功能。

    针灸、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胛下肌损伤,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需要强调的是加强肩胛下肌功能锻炼是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也是缩短疗程的必要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亚波,吴新宝,黄雷. 骨科运动医学的最新观点与争论.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39.

    [2] 叶伟胜,万瑜.骨科疾病的矫形按摩.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207-210.

    [3] 张文兵,乐敏珍.谈肩胛下肌损伤的反阿是穴治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3(25): 72-73.

    [4] 吴凡,麻肇东.肩胛下肌劳损11例.中华创伤杂志,2001,17(9):570., http://www.100md.com(张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