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769272
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5期
     中药与其他药物一样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但其不良反应问题十分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监测方法和评价不良反应和药物之间因果关系的标准。笔者仅对综合性医院中药药物使用后所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及监测方法作如下探讨。

    1 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1.1 直接分散法(门诊监测法)以表格式为主,制订药物不良反应登记表直接发给患者。内容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药物不良反应史(既往史和现在史);用药情况包括药品批号、生产厂家、规格、用法、用量、出现何种反应、临床处理情况、经办人等。

    具体操作方法:患者来医院挂号就诊时,将此表格和挂号病历单一并发给患者或陪同者,就诊时医生询问病情或进行相关检查后逐项填写表格,并根据具体情况审慎用药,既能达到用药治病的目的,又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此方法的缺点是不良反应由患者自诉,表格也有患者自行保管。因此表格不易集中、易散失。结果处理困难、因果关系很难评价。

    1.2 间接集中法(病区监测法)以病区为单位不发表格给患者,对新药和基本药物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其主要内容是因果关系判断。中药过敏反应一般变化较快,首先皮肤出现荨麻疹、疱疹,很快涉及全身并出现胸闷气短、发热、畏寒、咳喘、恶心、不安、水肿等现象,严重者可造成心、肺、肝、肾等器官的损伤,并可发行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具体操作方法:当患者服用某种药物而产生不良反应时,首先停止使用该药,采取相应措施,迅速纠正并改用其他药物治疗,特症状完全消失或好转时,再使用高度怀疑不良反应的药物,如服用后不良反应同前,那么就确认是该药所致。总之要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程度及临床表现,按系统分别类型,特别是有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入院的。

    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的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用药种类、或因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后所产生的相互作用、住院天数、疾病的轻重、不良反应的病史等。此方法的特点是能够使监测方法标准化、完整化、依从性强、能够全面掌握患者对所用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第一手资料,并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

    2 坚持合理用药

    2.1 严格控制用量在安全限度之内,因药物不良反应均与使用超量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体质的强弱合理用药。

    2.2 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应按法炮制,消除或减缓其毒性或不良反应。

    2.3 建立血药浓度监测室、不良反应资料室,编写合理用药通讯,加速培训专业人员和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

    2.4 采取措施使医生、护士、临床药学人员明确任务、各项负责,以便形成共识。此项应列为创建等级医院的标准之一。, http://www.100md.com(李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