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7期
编号:11768368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7期
     综上,KD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多发于2岁以下男性儿童,其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损害,热程>l0 d、年龄<2岁、ALB降低和PLT升高是KD合并CAL的高危因素。对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儿临床应特别关注,并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动态追踪,促进KD儿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Dominguez SR,Friedman K,Seewald R.Kawasaki disease in a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a case-control study. Pediatrics,2008,122(4):786-790.

    [2] 夏焙,吴瑛.小儿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7.

    [3]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705.

    [4] 李俊.川崎病患儿流行特征与冠状动脉损害危险因素研究.山西医科大学,2007.

    [5] 李棠,王利平,张永兰,等.北京儿童医院1995-2000年川崎病住院患儿发病调查.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3,23(5):337.

    [6] Belay ED,Maddox RA,Holman RC,et al.Kawasaki syndrome and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artery abnormalities:United States,1994-2003.Pediatr Infect Dis J. 2006,25(3):245-249.

    [7] 郑代明,孟晓慧,高志伟,等.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瘤的高危因素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8(26):43-45.

    [8] 张伟,李秋,赵晓东,等.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1):51-53.

    [9] 鲁炜慧,杜忠东,赵地,等.基于北京市儿童川崎病6年流行病学资料的实验室指标分析.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3(5):356-361.

    [10] 刘亚黎.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害.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5):337-338.

    [11] 刘春荣,易纯慧.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师杂志,2004,6(7):968.

    [12] 覃丽君, 王宏伟,胡秀芬.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中华儿科杂志, 2006,44(12):891-895., http://www.100md.com(闫小红 刘淑霞 刘云 闫红敏 刘高峰)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