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7期
编号:11917001
流行性乙型脑炎3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7期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在国际上称日本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本院2007年共收治38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分析

    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1个月~54岁。2岁以下仅1例,2~10岁22例,10~18岁4例,18岁以上11例。所有病例均来自农村,18例从未进行过预防接种,20例预防接种不正规,是否接种过乙脑疫苗情况不详,绝大多数家庭或邻居中均饲养有猪、牛等。发病季节为5月下旬至8月中旬,其中以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高峰,7月下旬逐渐减少,8月中旬消失。

    1.2临床特点所有病例都以无明显诱因的发热为首发症状,高热100%,抽搐36.8%,呕吐39.5%,意识障碍73.6%,呼吸衰竭23.7%,颅内压升高73.6%,脑膜刺激征阳性71%,腹壁反射及膝踺反射减弱或消失31.6%,巴宾斯基征阳性50%。轻型6例(15.8%),普通型19例(50%),重型7例(18.4%),极重型6例(15.8%)。
, 百拇医药
    1.3实验室检查

    1.3.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13例,升高25例,中性粒细胞正常9例,升高29例。

    1.3.2脑脊液检查所有病例均行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外观均呈无色、透明或微混,细胞数升高27例(71.1%),正常11例(28.9%);糖正常19例(50%),轻度升高19例(50%);蛋白正常33例(86.8%),轻度升高5例(13.2%);氯化物正常35例,轻度升高3例;脑脊液完全正常者8例。

    1.3.3血清学检查血清特异性乙脑抗体IgM检测38例均为阳性。

    1.3.4心肌酶检查20例行心肌酶检查,其中L乳酸脱氢酶(LDH)正常9例,升高11例;肌酸激酶(CK)正常8例,升高12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6例,升高14例;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正常3例,升高17例;(AST)正常6例,升高14例;α羟丁氨酸脱氢酶(HBDH)正常8例,升高12例。
, 百拇医药
    1.4治疗所有病例均采用综合治疗,即抗病毒、脱水、预防继发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退热、止痉、亚冬眠疗法,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呼吸道通畅,联合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

    1.5转归痊愈23例,好转9例,死亡6例(其中死亡6例中18岁以上3例),死于呼吸衰竭4例,脑疝1例,心律失常1例。出院时有失语2例,肢体瘫痪4例,肌力减退2例,痴呆1例。

    2讨论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的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0岁以下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病死率约2.5%~10%,患者常有高热、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症状,重症患者伴中枢性呼吸衰竭时,病死率高达20%~50%,部分患者留下后遗症,后遗症率约30%~70%,是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儿童)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猪是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染源,经蚊或吸血昆虫传播,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多在7~9月之间流行。由于本地气候炎热,部分病例的发病可以提前到5月,而大部分在6~7月,且来势凶猛,以中、重型为主,这可能与这时期乙型脑炎病毒的毒力较强有关。从感染的人群来分析,38例患者均来自边远山区或乡镇农村,18例从未进行过预防接种,20例预防接种不正规,是否接种过乙脑疫苗情况不祥,并且38例患者中有11例成人,这说明今年乙脑的感染人群较往年有变化,且其中死亡6例中成人死亡率高于儿童。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我国进行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免疫观察表明,免疫有效率在95%以上,因此,对乙脑的预防工作应该进一步加强。在乙脑流行区域,对成人易感者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成人发病率。。

    本组病例中,20例患者行心肌酶检查,其中6例异常,并且1例出现心律失常。本组病例表明乙脑患者常合并心肌酶学的异常,但其产生心肌酶学改变的机制目前尚不甚清楚,推测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①病毒血症时病毒可直接侵入心肌,导致心肌损害产生心肌酶学的改变;②因发热及颅内压,脑血管病变通过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影响心肌及传导系统而致心肌酶学的改变;③抽搐和缺氧亦可造成心肌受损[4,5],李娟等[6]认为乙脑患者心肌酶增高程度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抽血检查可判断病情,初步估计患者预后,此有待进一步验证。, http://www.100md.com(张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