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4048
急性有机磷中毒护理的难点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9期
     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的难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护理实例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我院共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口服)患者共44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33例,年龄5~80岁,伴呕吐7例,出现反跳21例,抢救成功率94.5%。

    2 救治难点

    2.1 牙垫固定和洗胃管的插入,直接影响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度。特别是伴呕吐的患者,呕吐不畅,出现意外,影响洗胃的时间和速度。

    2.2 洗胃不够彻底。

    2.3 中毒症状缓解后发生反跳现象。

    2.4 阿托品化指标的观察判断不准确。

    3 护理对策

    3.1 改进洗胃牙垫。使用一次性5 ml注射器做牙垫,先抽出活塞,去除乳头扩大前端管腔,再将洗胃管从注射器的中间穿过,将双管变单管,插入胃管后固定注射器,减少口腔阻塞,增加呼吸道畅通度。7例呕吐患者无一例发生呼吸道阻塞和意外。

    3.2 调整洗胃胃管插入长度。插入长度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0 cm(55~65 cm);并采取洗胃前后胃液做pH值监测,与传统的判断标准(洗出的胃液无色、无味、无渣)相结合进行彻底洗胃。

    3.3 动态评估阿托品化。清醒者的可靠指标是口干,昏迷者根据皮肤干燥情况而定,共同指标是心率增快80~100次/min以上,同时结合血胆碱脂酶(che)活力的回复情况、瞳孔大小以及“昼夜现象”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4 讨论

    4.1 用自制的洗胃牙垫与洗胃配套固定,有效地解决了洗胃过程中呼吸道阻塞的问题,方法简单,便于推广。调整胃管插入长度,让胃管前端多孔段完全进入胃内,能保证胃内有效地灌注压力,使其得到充分和彻底的清洗,同时还能将进入胃内的洗胃液彻底回收吸引出,以免多入少出。胃内压增高和胃过多充盈致毒物吸收加快,进入肠道液量增加以致水中毒等。保证洗胃过程过程中出入水量的平衡,采取洗胃后胃液做pH值监测对比,可客观地反映洗胃彻底的程度。

    4.2 中毒症状缓解后出现的反跳现象。由于胃黏膜的解剖结构影响一次性洗胃的彻底性,反跳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阿托品的用量等),但主要因素是由于中毒物的重吸收所致。洗胃后如过早进食,胃黏膜内残留的毒物与食物同时吸收与反跳现象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禁食患者由于胃液的不断分泌,带有残留毒物的胃液如得不到及时的引流和清除,同时增加毒物重吸收导致反跳现象。因此,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禁食48 h或更长时间。留置胃管定时反胃洗胃,并在每次洗胃后将胃管接上一次性负压袋,进行持续负压引流,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胃液中毒物的重吸收,避免出现反跳。

    4.3 在阿托品化观察上常出现指标掌握不准确。由于阿托品化指标存在个体差异,易出现相对的稳定和易变化,治疗中阿托品的用量普遍偏大,故应结合个体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在阿托品化的判断上还需注意观察分析“昼夜现象”。其原因是由于夜间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率变慢,腺体分泌增多,瞳孔缩小,加重或混淆了有机磷中毒患者所产生的毒蕈碱样作用,因个体差异和日间阿托品积蓄量不同,故护理人员应加强夜间巡查,及时观察判断病情,减少反跳,降低死亡率。 (张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