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3937
慢性硬膜下血肿35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9期
     硬膜下血肿是外伤性血肿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是具有包膜的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CSDH)在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占颅内血肿的9.39%,占硬脑膜下血肿的15.6%,好发于老年人及小儿,老年人约16.5/10万[1]。慢性硬膜下血肿由于起病隐袭,加之患者常易忽略外伤史,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现收集我院慢性硬膜下血肿35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2.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病6例,脑梗死8例,帕金森综合征2例。

    1.2 临床表现 头晕20例,头痛11例,不同程度肢体瘫痪25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6例,智能精神异常2例,癫痫发作1例。

    1.3 影像学资料 35例经头颅CT或MRI确诊,等密度13例,低密度17例,高密度3例,密度不均匀2例。其中中线结构偏移8例。病变位于大脑半球表面,为新月形或弧线形,绝大多数覆盖两个脑叶以上,受累脑叶以额顶叶为最多。双侧者12例,单侧者23例。

    1.4 治疗及转归 本组病例均经钻孔引流术治愈。

    2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被多数人接受的理论是头外伤后桥静脉断裂缓慢出血学说。也有其他学说如硬脑膜内层炎症性出血、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硬膜下血肿[2]。慢性硬膜下血肿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慢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肢体偏瘫、锥体束征、癫痫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易怒甚至痴呆等精神症状[1]。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其颅腔相对较大,当遇到轻微惯性力作用时,脑与颅骨产生相对运动,使进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撕裂出血形成硬膜下血肿。血液积聚于硬膜下腔,引起硬脑膜内层炎性反应形成包膜,包膜壁上增生的毛细血管释放大量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入血肿腔,使局部纤溶功能亢进,凝血障碍,导致血肿外膜缓慢持续出血,引起血肿扩大[3]。逐渐出现局灶症状和颅内压增高。同时,老年人脑血管硬化,对缺血缺氧耐受性下降,加之受累的脑叶以额顶叶最为多见,脑组织受压后易出现偏瘫和精神症状,而头痛症状不明显。可表现为迟钝、淡漠、记忆力下降、智力低下、意识障碍甚至痴呆,极易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病变、老年性痴呆等。颅脑CT是确诊慢性硬膜下血肿可靠的无创伤检查方法,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弧线状或新月形不同密度灶影,病程越短,血肿密度愈高,可能与血肿内血红蛋白破坏吸收有关。因此,对有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体征,智能或精神症状的老年人应尽早行颅脑CT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首选的方法是钻孔引流术。本组均行钻孔引流术,全部治愈,无复发。

    参 考 文 献

    [1] 王维治,等.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80-981.

    [2] 常义.慢性硬膜下血肿若干问题探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2:118.

    [3] 王拥军,方绍明,高慰然,等.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国临床神经病学,1999,1:29-30. (李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