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92634
鼻内镜下不同方法处理上颌窦口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5日 洪卫都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不同上颌窦自然开口处理方法与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采用根据窦口的形态与上颌窦本身的病变情况,处理窦口周围组织而不扩大窦口,对照组46例,采用扩大上颌窦口,观察两组窦口开放率和闭合率。结果 随访1年,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窦口开放率分别为96.15%:71.74%和闭合率分别为3.85%: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扩大上颌窦开口发生狭窄和闭锁的比率,高于保持窦口黏膜完整,内窥镜鼻窦手术保持自然口周围黏膜的完整性,使术腔上皮化而提高鼻窦炎的治愈率。

    【关键词】

    鼻窦炎;内窥镜;手术;上颌窦鼻内镜下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关键是去除窦口周围的解剖异常因素,处理方法是影响疗效与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收治鼻窦炎患者98例,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上颌窦手术自然开口,并观察了其转归情况,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不同上颌窦自然开口处理方法与术后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经行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确诊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共98例;男65例,女33例;年龄17~68岁,平均40岁。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52例及对照组46例,全部患者均有上颌窦炎及第一次手术,慢性鼻窦炎分型分期标准采用1997年海南标准[1],研究组Ⅰ型1期9例,2期13例,3期15例;Ⅱ型1期7例,2期5例,3期3例。对照组Ⅰ型1期7例,2期11例,3期10例;Ⅱ型1期6例,2期7例,3期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和激素3~5 d,鼻内喷以鼻类固醇激素。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59例,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39例,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鼻内镜手术的主要器械包括Stroze鼻内镜、器械、电凝及配套电视显示器等。按术前随机分组采用2种不同方式:①研究组:仅切除窦口周围不可逆的病变组织(如息肉),或矫正偏曲的鼻中隔,使之通畅,保持窦口周围黏膜的光滑完整;②对照组:术中扩大自然口,最小径≥1 c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