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1952669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42例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5日 谢玉珍
第1页

    参见附件(1453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金龙石子汤联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自拟金龙石子汤联合黄体酮,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42例则给予红星结石通治疗。两组均10 d为一疗程,以观察临床症状和主要体征的改善情况及结石的排出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见效快,疗效好。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

    自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笔者自拟金龙石子汤联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4例,均经B超或X线摄片、或静脉尿路造影确诊为泌尿系结石,排除结石直径大于1 cm,合并重度肾积水,尿路畸形狭窄,严重全身疾病,妊娠者。84例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17~65岁,病程20 d~8年,双肾结石7例,单侧肾结石30例,输尿管结石29例,单侧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3例,膀胱结石5例。其中合并泌尿系感染38例,合并肾积水48例。结石最大0.9 cm×0.8 cm,最小0.5 cm×0.4 cm,所有病例均有肾绞痛病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均经B超或X线摄片、或静脉尿路造影证实为泌尿系结石。发作时有腰痛,其性质为隐痛或钝痛或绞痛,绞痛常突然发生,如刀割样沿输尿管向下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放射,可见肉眼血尿。肾结石并发感染时,尿中有脓细胞,同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结石0.4~1 cm。肾及输尿管无畸形,无狭窄,无手术疤痕,双肾功能良好。若有积水为中量,全身情况好。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中西结合治疗。

    中药用自拟金龙石子汤:金钱草50~70 g,海金沙(包煎)30 g,鸡内金30 g,地龙15 g,滑石(包煎)15 g,石韦15 g,车前子(包煎)15 g,王不留行15~30 g,川牛膝15 g,白芍15~20 g,乌药10 g,枳壳10 g,瞿麦10~15 g,生甘草5~10 g,肾和输尿管上、中段结石宜缓攻,基本方加黄芪15~30 g,输尿管下端及膀胱结石宜峻攻,基本方加生大黄5~10 g,并发尿路感染酌加白花蛇舌草15~30 g。绞痛或绞痛加重时,可单腿跳跃10 min左右以促使结石排出。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西药;开始服中药第5~7 d,用黄体酮20 mg,山莨菪碱10 mg肌注1次/d。合并尿路感染者,用0.9%生理盐水加入菌必治3 g(如菌必治过敏者更磷霉素4 g)合并左氧氟沙星0.2静滴,1次/d。对照组口服红星结石通胶囊,每次4粒,3次/d。两组患者,肾绞痛发作痛不可忍时,均用曲马多50~100 mg肌注。在服药期间均多饮水,每天约2000 ml左右,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跑步或跳跃运动。疗程根据病情掌握。两组均10 d为一疗程,连服1~4个疗程。一般1~4个疗程结束后评定复查并统计结果。

    3 疗效标准

    参照《现代难治病中医诊疗学》。痊愈;症状、体征消失,B超、X线摄片、静脉尿路造影未见结石及肾积水。好转;症状、体征减轻,B超、X线、静脉尿路造影显示结石缩小或位置下移,或出现明显的结石裂解溶碎现象,肾积水减轻或消失,或并发泌尿系感染得以控制或明显减轻。无效;症状、体征及B超、X线摄片、静脉尿路造影结果无变化。

    4 治疗效果

    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230(71.43)11(26.19)1(2.38)97.62%

    对照组4215(35.71)17(40.48)10(23.81)76.19%

    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 典型病例

    周××,男,43岁,2006年1月19日就诊。晨起腰病突发,稍示俯仰,脊背如折,痛不可忍,痛引小腹,时有恶心呕吐,出冷汗,伴尿频、尿急及明显血尿。舌苔黄腻,脉沉滑。右肾区叩痛阳性,右输尿管区叩痛阳性。尿常规检查RBC(+++),WBC(++),B超检查提示:双肾大小形态正常,轮廓清楚,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质,集合系统排列紊乱,右肾分离暗区宽2.9 cm,右肾上盏探及一强回声光团约0.7 cm×0.4 cm,伴肾盂积液2.9 cm, 右输尿管上段探及一强回声光团约

    

    作者单位:413100湖南省沅江市中医院

    0.8 cm×0.7 cm,西医诊断:1.右肾结石伴感染。2.右输尿管上段结石梗阻伴右肾中度积水。中医诊断为“石淋”。用西药黄体酮、山莨菪碱解痉镇痛利尿,菌必治、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症状缓解。用中药:金钱草60 g、海金沙(包煎)30 g、鸡内金30 g、地龙15 g、石韦15 g、滑石(包煎)15 g、车前子(包煎)15 g、王不留行20 g、枳壳12 g、乌药10 g、瞿麦15 g、白芍20 g、白花蛇舌草30 g、川牛膝15 g、黄芪20 g、甘草10 g,1剂/d,水煎服,并嘱其服药期间多饮水,多跳动。随症加减12剂后,B超复查双肾及输尿管未见结石和积水。随访两年未再复发。

    3 体会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结石大多原发于肾脏和输尿管,结石除非是手术取出或碎石或自动排出,否则很难溶化。因此,易造成尿路闭阻或感染,若不及时处理,肾盂积水、尿毒症接踵而来,危象立现。其患者大多以急性肾绞痛就诊。由于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易形成梗阻,使肾盂和输尿管压力增高,引起肾盂及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收缩而出现肾绞痛。现代医学更是认为泌尿系结石形成与人体内分泌失调有关,实验研究证明:雌激素抑制尿石的形成,雄激素促进尿石的生成。黄体酮对抗雄激素,纠正内分泌紊乱,并扩张输尿管,降低阻力。该药注射30~60 min后可使输尿管松弛扩张,使结石容易通过其狭窄处,1~2 h后可产生有节律性蠕动,促使结石下移,并有显著持久的止痛作用;又能拮抗醛固酮,减少肾小管对水、钠的再吸收,使尿量增多,从而避免尿石形成,形成后又可促进尿石的排出。山莨菪碱同样能解痉止痛,降低输尿管的阻力。两药合用能使泌尿系平滑肌普遍松弛,缓解疼痛,减少其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及结石嵌顿的机会,因而输尿管口径增大,有利于尿石的排出。由于结石刺激肾盂及输尿管易引起尿路感染,故应用菌必治加左氧、或磷霉素加左氧控制感染。对于引起尿路感染的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常见病原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待病性稍稳定后服金龙石子排石汤。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范畴。《诸病源候论》说:“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其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煎熬津液而成石,淤积水道,气机阻碍,水道不通。故湿热气滞是泌尿系结石发病的关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5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