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1947796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19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5日 金玉姬 梁广霞
第1页

    参见附件(140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10年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指征,旨在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19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均为子宫出血,子宫出血的原因中胎盘因素居第1位,共8例,其中胎盘植入5例,胎盘粘连3例;产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居第2位,共6例,其中死胎滞留3例,重症肝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羊水栓塞各1例;产后宫缩乏力居第3位,共5例,其中双胎2例。本组产妇死亡1例。结论 胎盘植入和难以控制的子宫出血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指征,要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的发生率,应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加强孕期检查,及时诊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诱发病。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子宫出血;围产期保健

    本文总结我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10年间19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如何预防,进而降低其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10年间我院产科施行的急症子宫切除病例19例,年龄22~38,平均29岁;初产妇14例,经产妇5例。

    1.2 方法 复习全部病例并记录有关资料。

    2 结果

    2.1 发生率 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10年间我院产科施行急症子宫切除术19例,同期分娩总数为12146例,发生率为0.16%,同期剖宫产术为2666例,剖宫产术并子宫切除术8例,占剖宫产术8例,占剖宫产术的0.30%,占分娩总数的0.07%。阴道分娩后切除子宫11例,占阴道分娩的0.12%,占分娩总数的0.09%。

    2.2 子宫切除术指征 19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见表1。

    表1

    19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例)

    手术指征剖宫产子宫切除术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术

    胎盘胎盘植入23

    因素胎盘粘连21

    死胎滞留3

    产后弥漫性羊水栓塞1

    血管内凝血重症肝炎1*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

    宫缩双胎2

    乏力其他12

    总计811

    注:*产妇死亡

    2.3 子宫切除术式及出血量 本组子宫次全切除术17例,子宫全切术2例,其中1例为羊水栓塞,1例胎盘植入达宫颈部;出血量<500 ml 2例,500~1500 ml 3例,1600~2500 ml 5例,>2500 ml 9例。

    2.4 病理检查 给本组12例子宫标本进行了病理检查,其结果与临床相符。

    2.5 术后并发症 本组产妇死亡1例,失血性贫血13例,血红蛋白42~86 g/L,手术切口感染2例,下肢血栓性静脉炎1例。

    3 讨论

    3.1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指征夏恩兰[1]报告,1972~1990年共行19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其中18例的指征为子宫出血。本组19例的指征均为子宫出血,与文献报道一致,说明目前胎盘植入和难以控制的子宫出血已成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最主要的指征。

    3.2 预防

    3.2.1 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本组子宫出现的首位原因是胎盘因素,其中5例胎盘植入均为部分性,均得到病理检查证实。植入性胎盘多由植入部分的子宫内膜损伤及炎症、受精卵着床因蜕膜发育不全或缺如、绒毛侵入子宫肌层而形成。人工流产、引产等宫腔操作是造成植入性胎盘的主要因素[2]。因此,减少宫腔操作、实行计划生育对预防胎盘植入和粘连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3.2.2 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发展中的一个病理过程。本组因产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切除术子宫6例,其中死胎滞留3例,重症肝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羊水栓塞各1例。文献报道,死胎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总发病率约为1%~2%,但如滞留超过4周则发病率约为可上升至25%[3]。本组19例中死胎滞留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切除子宫3例,说明死胎滞留对孕产妇的危害极大,应加强孕期检查,及时诊断死胎,一旦确定诊断为胎死宫内,不失时机地结束妊娠是预防死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键。文献报道,一组17例重症肝炎合并妊娠者中16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其中8例行剖宫产术或子宫切除术者均存活;而9例阴道分娩者中死亡6例。说明一旦重症肝炎合并妊娠时,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性极大,且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产妇的愈后至关重要。本组1例合并重症肝炎孕妇阴道分娩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行子宫次切除术,但最终未能挽救产妇生命,应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重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