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1963866
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在颌骨肿瘤方面的表现及诊断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5日 孙跃春 王 璞
第1页

    参见附件(1477KB,2页)。

     【关键词】 放射影像学;颌面骨肿瘤

    颌面骨肿瘤(包括龈癌)是较常见的肿瘤,本文总结了我 院1990年2月至2010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放射影像资料较完整的颌骨肿瘤(20例),着重对肿瘤的放射影像学方面的表现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报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4~70岁。平均42岁,其中30岁以上16例(占80%),吸烟者12例,饮酒者9例,嗜烟酒者7例。

    1.2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和体征 颌部肿瘤20例,局部压痛13例,肿物质硬14例,按之如乒乓球感3例,肿物固定11例,牙痛、牙松、脱牙以牙病就医4例(口腔龈癌),早期同侧颈颌区淋巴节肿大5例。

    1.3 病理 造釉细胞瘤4例,巨细胞瘤3例,圆柱瘤2例,骨化纤维瘤1列,间叶源肿瘤1例,成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1例,恶性纤维细胞瘤1例,纤维肉瘤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牙釉质母细胞瘤1例,其中病理显示恶性肿瘤未能分类1例。

    手术切除15例,局部刮出2例,年龄及身体健康因素等不能手术化疗3例;20例患者中均作过随诊复查对比。但患者病后生存年限各有不同。

    2 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

    2.1 20例具有普通正位,侧位及斜位颌骨平片,其中8例具有颌面骨CR片,2例有口腔科就诊拍牙片。12例有CT扫描片,CT扫描机我院采用美国产螺旋GE1800及日本产东芝Asteion(型号TSX-021B)多层螺旋4排机器。主要采用颌面骨扫描条件,主要数据为:一般扫描层厚2 mm,140KV,200 mA,扫描时间1.0 s,螺距为1.5 mm,重建间隔2 mm。特殊情况下有必要时行病灶薄层高分辨(HRCT)多平面(MPR)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重建扫描技术,采用数字多平面重建和缩小扫描视野;层厚为0.5 mm。140KV,200 mA,时间为1.0 s,视野为 (FOV)180 mm。

    2.2 部位 上颌骨3例(左侧2例,右侧1例),下颌骨17例(左侧9例,右侧8例),下颌体部10例,支部5例,颏部2例。

    2.3

    2.3.1 造釉细胞瘤影像学表现,颌骨囊状骨质透亮,根据其房室大小,单囊或多囊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①多房型:房室呈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楚,内呈大小不等之分房状透亮,互相重叠,间隔清晰。由于肿瘤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似肉芽样突入骨壁,结节间的骨嵴隆起,形成大小不等之多房性改变;②单房型:房室呈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晰,边缘整齐或有分叶切迹。由于瘤体大而包膜完整,瘤压迫骨壁形成骨质凹陷而出现边界锐利或有边缘切迹的单囊状改变,周边可硬化,瘤内可含牙根部等现象;③蜂窝型:卵圆形或不规则,边界清楚,内呈密集成簇样蜂窝小房,房隔较厚,呈不规则网格状,之间有较大的透亮区,内可有点状钙化。

    2.3.2 牙根侵润型 当肿瘤穿破纤维包膜时,可沿牙根间槽浸润时,可出现牙根浸润征,影像上表现为牙槽骨蜂窝状透亮。牙根中断或推移。

    2.3.3 周边硬化征 瘤缘可呈致密硬化带高密度影,环绕于肿瘤周围。这是由于肿瘤逐渐生长膨大,对骨壁产生慢性压迫所致。

    2.3.4 少见的征象为:囊壁骨质破坏影,系肿瘤浸润骨壁所致,囊内含牙(牙齿包埋于瘤体中),瘤内点状钙化。

    2.4 颌骨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2.4.1 颌骨局部骨密度减低,边缘迷糊,骨小梁破坏,这是肿瘤较早的表现,薄层高分辨CT(HRCT)及MPR(多平面重建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扫描颌骨能尽早为发现可疑病灶破坏小碎骨。是临床上疑似颌骨肿瘤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2.4.2 颌骨溶骨性破坏,骨质呈斑片状、虫蚀状破坏,边缘不整齐。肿瘤进一步侵蚀骨质,形成不规则骨质破坏。

    2.4.3 不规则骨质致密,瘤体发展过程中,骨破坏和肿瘤骨形成相互交替进行,或在骨结构破坏后形成新生瘤骨,部分瘤骨呈骨针状。

    2.4.4 局部软组织肿胀,肿瘤侵犯骨质后,穿破骨膜,继而侵犯软组织。

    2.4.5 骨膜反应平片少见,扁骨骨肉瘤较之长管骨其骨膜反应平片少见,平时由于体位等因素往往也难以显示,而CT(HRCT)及MPR(多平面重建矢面冠面横面)扫描技术能弥补平片难以发现影像改变(包括骨膜反应.小死骨等)。

    3 讨论

    3.1 在颌骨肿瘤中,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多见,而造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作者统计中造釉细胞瘤4例,占20%,成骨细胞瘤及巨细胞瘤等次之。这符合邹氏统计[1]理论造釉细胞瘤占牙源性肿瘤首位的观点。在恶性肿瘤中以成骨肉瘤较多见3例,占15%,软骨肉瘤、纤维肉瘤次之。

    3.2 鉴别诊断 ①造釉细胞瘤多见于中青年人,病程长,以下颌骨为好发部位。由于肿瘤具有膨胀性和局部浸润性两种不同的生长方式,导致其形态多种的囊状透亮区,牙根浸润征及周边硬化征为其特点,也是放射影像学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②颌面骨髓炎,多为牙源性,以病牙为中心,病程长,骨破坏内有死骨,伴有骨增生硬化;③颌面骨恶性转移灶:为其他部位恶性转移到颌骨骨髓内,可侵犯颌骨造成骨质破坏,围绕齿根发生较广泛的溶骨性破坏,常引起唇颏麻木,有原发灶病史者不难确诊;④颌骨中央型鳞癌:少见来自齿囊上皮岛状残留颌骨内恶变,溶骨性破坏完全在颌骨内,有时破坏区内见小斑点骨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7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