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1963703
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5日 陈 哲 种 会
第1页

    参见附件(1445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脑瘫患儿按照就诊的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通过家庭访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方法,降低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指导他们的如何应对、扩大社会对他们的支持力量。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办法不进行护理干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治疗一年后的患儿父母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脑瘫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脑瘫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胎儿、婴儿或儿童时期脑发育阶段,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1]。在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大约为1.8‰~4‰ [2]。脑瘫既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发育,也加重了家庭的精神和物质负担。由于儿童生活尚未独立,其生活习惯、生长发育、智力发育、语言、疾病控制情况、身心健康与其监护人的生活质量、精神状况有密切联系。如何提高脑瘫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是目前我国脑瘫患儿康复护理值得探讨的问题。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脑瘫患儿中,选取其中的85例患儿实施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脑瘫患儿126例,均符合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按照就诊的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62例,男45例,女17例;平均年龄2.53岁。护理干预组64例,男40例,女24例;平均年龄2.45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类型比较、入院时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护理干预组通过家庭访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方法,降低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指导他们的如何应对、扩大社会对他们的支持力量。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办法不进行护理干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治疗一年后的患儿父母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1.3 评定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经过一年护理干预的脑瘫患儿父母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疗效评定。有效:生活质量得分的提高等于或大于5.0;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两组有效提高的时间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护理干预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

    3 讨论

    随着新生几急救医学和围产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低体重儿、早产儿得以存活,围产期脑损伤的后遗症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致使脑瘫发病率有所上升。脑性瘫痪患儿的出生,对于父母是一个很重大的应激事件,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各种心理、精神、社会、经济收入等相关因素的影响[3]。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会花掉高额的医疗费用,而很多患儿的父母为了照顾子女无法工作,这就导致他们的经济负担非常重;目前我国专业治疗脑瘫的医疗机构较少,为了方便子女的治疗和康复,脑瘫患儿的父母只能到这些医疗机构就近租房,他们的生活圈子很小,对周围环境也比较陌生,社会支持力量非常局限;另外脑性瘫痪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出现明显的治疗效果,父母对子女在将来走路、生活、学习、心理,社会地位、就业等各方面的自理能力比较担忧[4]。这些都导致了脑瘫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本研究显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脑瘫患儿的病程长短影响着其父母的生活质量。病程越长,脑瘫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越高。病程越短生活质量就越低。这说明,患儿父母在刚发现脑瘫病情时还处于应激的最初阶段,他们的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等各方面受到的冲击也最大。随着病程的推迟,这种冲击也会不断减小。因此,我们护理干预应着重在病程较短或早期的脑瘫患儿父母。

    参 考 文 献

    [1] 李树春,李晓捷.儿童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9-18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