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197423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25日 王培香
第1页

    参见附件(1245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照组40例中,治愈20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治疗组40例中,治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与治疗组比较,P<001;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便秘,停药后恢复。结论 治疗上西医以制酸保护胃黏膜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辨证论治,强调整体观,调整内环境,标本兼治,相辅相成,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胃炎;疗效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虽然临床上治疗该病的药物很多,但许多患者久治不愈。笔者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进行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80例患者,并采用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进行相关性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慢性胃炎患者80例,且所有患者中医诊断均为“胃痛”范畴,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0~72岁,病程2周~2年。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就诊,两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状况、病程、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均无显著差异。治疗期间,合理膳食,未服用其他药物,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有以上消化不良症状;胃镜及病理诊断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的诊断标准;快速尿素酶试验呈幽门螺杆菌Hp(+)[1]。排除消化性溃疡、肿瘤、肝胆胰疾患、心肾功能不全、妊娠、近4周内用过抗生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及对所用药物过敏者。

    13 内镜分类 对符合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并分为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出血性胃炎、萎缩性胃炎4型,并进行14℃呼吸试验检查。

    14 辨证分型 在胃镜检查前由2名高级中医师,经中医辨证分型确诊为中医“胃痛”范畴,详细记录主症、次症、舌象、脉象等要素,并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血瘀型4型[2]。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枸橼酸铋钾220 mg+克拉霉素05 g+呋喃唑酮01 g,2次/d,共10 d。10 d后对照组给枸橼酸铋钾110 mg,4次/d,服用20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脾胃虚弱型以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30 g、芍药15 g、桂枝5 g、生姜5 g、大枣5 g、山药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10 g、陈皮10 g;肝胃不和型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 g、白芍15 g、川芎10 g、香附12 g、陈皮10 g、枳壳10 g、甘草5 g、木香10 g;脾胃湿热型以三仁汤加减,薏苡仁30 g、白蔻仁15 g、厚朴15 g、法半夏15 g、杏仁10 g、竹叶10 g、茯苓15 g、黄连10 g;胃络血瘀型以丹参饮加减,丹参20 g、砂仁10 g、川芎15 g、赤芍15 g、牡丹皮10 g、甘草5 g。1剂/d,水煎分2次服用,半个月为1个疗程。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症状总积分减少>75%;有效:症状总积分减少在50%~75%之间;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或症状总积分减少<50%。以显效+有效计总有效率。对照组40例中,治愈20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治疗组40例中,治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与治疗组比较,P<001;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便秘,停药后恢复。

    3 讨论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主升,胃主降,相辅相成。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胃脘痛患者由于脾胃虚弱导致升降功能失调,胃蠕动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症状。脾胃要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又离不开肝的疏泄作用,由于脾胃肝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肝失疏泄,则横逆犯胃克脾,致脾胃受损。慢性胃炎患者神经精神紊乱所致消化不良诸多症状也与中医“肝郁”、“脾虚”证具有高度相关性。心绪不宁,忧思恼怒致肝气郁结,肝郁乘脾;性格内向,多愁善感之人忧思伤脾,木郁土壅而致胃脘疼痛。

    脾主运化,与胃相表里,即消化吸收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虚弱者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内镜下以浅表性胃炎为主,而无明显糜烂出血灶。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情志,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可横逆犯胃,致消化功能失调,肝气郁结,郁久可化热,故内镜下各型兼有之[3]。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法莫替丁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硫糖铝保护胃黏膜,中医辨证论治强调整体调理,二者相得益彰,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肝胃不和型患者症状以腹胀为主,表现为肝气不疏、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常伴有失眠、心烦等与现代医学精神心理因素致病有相似之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4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