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1973609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5日 郑德胜
第1页

    参见附件(1558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引起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病3h内的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2例分为血肿扩大组(31例)和血肿稳定组(91例),对两组患者病史、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及头颅CT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25.4%,发生时间多在发病后24h内(70.93%);基底节区不规则血肿、血压持续升高、肝功能受损、大量饮酒及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患者,易发生血肿扩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增大多发生在24h内,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发病后血压持续增高、基底节区不规则血肿、肝功能受损可能为血肿增大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脑出血;血肿增大;危险因素

    

    头颅CT的广泛应用,使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诊断率有了很大提高。分析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将有助于防治血肿扩大而达到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06年7月1日至2010年4月1日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122例,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均为发病3h内,入院后系统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病史、发病前诱发因素、神经系统缺损评分(NIHSS)及监测生命体征。

    1.2 分组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及头颅CT变化,分为血肿扩大组(31例)和血肿稳定组(91例)。122例患者就诊时间均为发病3h内,患者就诊时即行头颅CT检查(计算出血量V1),病情加重的患者,及时复查头颅CT(计算出血量V2);病情稳定的患者24h复查CT。出血量按多田公式[长×宽×层×π/6]计算,血肿扩大标准按出血量V2较出血量V1增加33%或出血量增加12.5ml判定,详细记录患者出血量,出血部位和血肿形态。

    1.3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血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肿部位及血肿形态。血压15~30min测量一次,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统计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及吸烟史无统计学差异,而酗酒史、口服阿司匹林者,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2.2 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 本组患者共122例,有31例血肿扩大,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25.40%,血肿扩大时间为3h~4d。发生于6h内12例(38.7%),6~24h10例(32.2%)。较晚发生的1例患者为发病后4d。

    2.3 血肿扩大与出血部位及血肿形态的关系 两组比较发现基底节区出血和血肿不规则易发生血肿增大。基底节区出血的血肿增大的例数为26例(83.87%),位于基底节区外侧3例,位于脑叶2例。血肿呈圆形或肾形15例,不规则型16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2.4 血生化指标 血肿扩大组和血肿稳定组各生化指标比较,肝功能(主现为ALT、AST增高)和凝血功能(PT、APTT)延长例数,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2.5 血压血肿扩大组发病24h内最高收缩压,24h平均动脉压,24h平均收缩压均高于血肿稳定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3 讨论

    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Kazui等[1]采用ROC曲线分析法,得出血肿扩大1.4倍或12.5ml,为血肿扩大标准,本研究采用此标准。Brott等[2]报道血肿扩大的发生率高

    

    作者单位:425000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

    达38%,国内刘萍[3]等报道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4.5%。本组122例脑出血患者中有31例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5.4%。

    血肿扩大的高发时间一般认为是发病后6h内,少数发生在6~24h,24h后发生较少[4]。本组31例血肿扩大患者中发生在6h内12例(38.7%),6~24h10例(32.2%)。

    血肿扩大与出血部位及血肿形态有关。基底节内侧及丘脑部位的血肿易扩大,是因为其邻近脑室系统,脑室支撑力较脑实质薄弱,相对增大了局部压力梯度而更难以止血。CT动态监测发现,脑出血有稳定型和活动型两种。稳定型出血,其血肿形态规则,密度均一;活动型出血的血肿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血肿形态规则的脑出血较稳定,预后相对较好;而不规则血肿常提示易于发生活动性出血[5]。

    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酗酒、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Fujii[6]研究发现酗酒与血肿扩大也明显相关。在不饮酒、少量饮酒及大量饮酒3组中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分别是8.6%、15.3%、25.0%。本研究中血肿扩大组长期酗酒史患者比例也明显高于稳定组,故认为长期酗酒可能也是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本组血肿扩大患者中,有肝功能异常13例,凝血功能异常12例,酗酒史者占21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1例。结果表明,长期大量饮酒、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均为继续出血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慢性饮酒损害肝功能,使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因此酗酒、肝功能异常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都是通过损害凝血功能而促使血肿扩大的原因。

    高血压对脑出血的发生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对活动性出血的发生有无影响仍无定论。尽管国内外部分作者有不同意见,但脑出血后血压持续增高不降,是血肿扩大的重要危险因素[6]。本组资料血肿扩大组入院时SBP平均188.60mmHg,而血肿稳定组SBP平均164.56mmHg,证实血压明显升高易导致血肿扩大,因而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病初采取有效的降压措施对预防早期血肿扩大至关重要。将血压维持于MAP90~130mmHg之间,SBP降至160mmHg、DBP降至100mmHg以下,可明显减少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 考 文 献

    [1] Kazui S,Naritomi H,Yamamoto H, 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5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