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1989813
儿科感染常见病原菌与哌拉西林舒巴坦的抗菌活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5日 徐月娥 阳国平 李苌清 谢莹莹 王 霆
第1页

    参见附件(5861KB,4页)。

     1.2.6 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该菌在临床检出假阴性率高[25]。主要引起儿童肺炎、脑膜炎、菌血症、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1999~2000年全球25个国家的69个监测中心的研究表明,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产生率为16.6%[26]。北京儿童医院研究表明,2000年北京地区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4.8%,2004年上升为15.1%[8]。2000~2002年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联合研究表明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率为12%[27,28]。

    2 哌拉西林舒巴坦的抗菌活性

    2.1 体外抗菌活性

    宣天芝等[29]研究显示,哌拉西林舒巴坦对临床常见5种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金葡球菌和粪肠球菌)的MIC和MBC非常接近,差异在0~2之间,表明本品为一杀菌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显示,哌拉西林舒巴坦对临床分离需氧菌及兼性菌(包括金葡球菌、表葡球菌、其他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其他假单胞菌、柠檬酸杆菌、肠球菌、变形杆菌、摩根氏菌、沙雷氏菌、及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包括类杆菌属、梭形杆菌属、卟啉单胞菌、放线菌、口腔纤毛菌等)的体外抗菌活性优于哌拉西林,以2:1联合效果最好[30]。胡云建[31]等研究显示,哌拉西林舒巴坦显著提高了哌拉西林对革兰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包括ESBLs)的稳定性,增强了抗菌作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对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重庆和大连等国内各大医院分离的19种细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哌拉西林舒巴坦对多数革兰阴性菌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对肠杆菌科中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雷菌属、柠檬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碱杆菌属、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优于哌拉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亦有抗菌作用[32],同解放军总医院的研究结果一致[3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对2007年~2009年临床分离的19种耐药致病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哌拉西林舒巴坦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MIC90值为哌拉西林的1/2~1/32[34]。

    2.2 体内抗菌活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用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建立感染动物模型,评价哌拉西林舒巴坦对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哌拉西林舒巴坦(2:1)的保护作用比哌拉西林强1.8~3.6倍,也强于阿莫西林舒巴坦(2∶1)[35]。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以腹腔感染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头孢菌素酶的变形杆菌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小鼠后,皮下注射药物测定半数保护剂量(ED50),结果显示,哌拉西林舒巴坦的体内保护效果与体外抗菌活性平行,能明显提高哌拉西林的疗效[36]。

    2.3 临床研究中的抗菌活性

    国内多个临床研究显示哌拉西林舒巴坦对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其他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葡菌、耳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以及其他革兰阴性菌引起的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的细菌清除率高达95%,总痊愈率超过80%[1,3739]。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哌拉西林舒巴坦的细菌清除率为80%,显著高于头孢他啶(为50%)[40]。对于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小儿(包括幼儿)患者,哌拉西林舒巴坦的临床痊愈率为80%,细菌清除率为88.5%[41,42]。张骞云等[43]报道,即使对免疫损害宿主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哌拉西林舒巴坦的清除率也高达83.3%,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细菌清除率(80%)相当。

    综上,根据临床儿科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结合哌拉西林舒巴坦的体外内抗菌作用和临床研究,确证了哌拉西林舒巴坦对于儿科常见产酶革兰阳性致病菌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产酶革兰阴性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属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作为儿科感染性疾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但在儿科中的应用尚需积累更多经验。

    参 考 文 献

    [1] 李文科.儿科细菌感染与抗生素合理应用.中国中医药咨讯2009,1(6):175.

    [2] 孙明杰,吕华冲,王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3):10611064.

    [3] 温中明,赖晓全.儿科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24(3):1315.

    [4] 周晨燕,朱易萍.儿科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的血培养分析.四川医学,2006,27(4):369.

    [5] 黄宇戈,戴湘春.儿科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研究.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6):256258.

    [6] 毛兰,何勇,许峰,匡凤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药性探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3):219220.

    [7] 代文霞,沈叙庄,杨永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17(4):366368.

    [8] 袁林,俞桑洁,李艳.2004年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耐药监测.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68470.

    [9] 赵瑞珍,郑跃杰,邓秋莲,王红梅,陈乾.广东省深圳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志,2010,10(3):205208.

    [10] 姚开虎.国内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状况.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1):1416.

    [11] 吕萍,徐樨巍,宋文琪,董方,杨永弘,沈叙庄.儿童肠球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2):937939.

    [12] 刘晶,赵金辉,赵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861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