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期
编号:12360572
原发性附睾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附睾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原发性附睾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附睾肿瘤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附睾良性肿瘤患者15例,其中,有8例患者为附睾腺瘤样瘤,4例患者为附睾平滑肌瘤;附睾乳头状腺瘤患者、附睾纤维假瘤患者、附睾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各有1例;其中9例附睾良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术。有5例患者为附睾恶性肿瘤,其中,有3例患者为腺癌,2例患者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全部附睾恶性肿瘤患者睾丸附切除术,同时,还给予患者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结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对13例附睾良性肿瘤进行追踪随访,没有1例患者复发;追踪随访全部附睾恶性肿瘤患者,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结论 附睾肿瘤临床诊断中,B超检查的诊断价值较高;大多数附睾肿瘤为良性,具有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一般来说,临床上附睾恶性肿瘤较少发,并且预后差;附睾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

    【关键词】 原发性附睾肿瘤;诊断;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附睾肿瘤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最小的为18岁,最大的为65岁,平均年龄为(36.5±3.4)岁。病程最短的为1个星期,最长的为12年。其中,肿瘤位于附睾右侧的有10例,位于附睾左侧的有8例,位于附睾双侧的有2例。肿瘤发生于附睾头部的患者有10例,肿瘤发生于附睾尾部的患者有6例,发生于附睾体部的患者有4例。临床表现中,阴囊内没有痛性肿块的患者有16例,阴囊内酸痛的患者有4例。全部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开始前,采用B超检查患者的睾丸附睾。

    1.2 方法[2] 手术前,根据患者的体检及B超等检查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手术方法。

    1.2.1 附睾切除或者肿瘤切除术 麻醉方式为腰麻。手术过程中,采用单纯肿瘤切除与附睾粘连不重、体积较小的肿瘤,保证肿瘤能够完全切除,避免残留复发。采用附睾切除与附睾粘连严重、体积较大的肿瘤,将患者的患侧附睾完成切除。病理检查切除标本。本文采用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为附睾良性肿瘤患者。

    1.2.2 睾丸附睾根治性切除术 麻醉方式为腰麻。在靠近患者的腹股沟处,选用比肿瘤稍大的手术切口。关于怀疑为附睾恶性肿瘤的患者,对其进行快速冷冻切片检查,其中,本组病例中,恶性肿瘤患者有5例,全部均采用这种手术方式。

    1.2.3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麻醉方式为全麻。切口选取患者患侧腹正中旁,从患者的肋缘下方开始,开至患者的耻骨联合上缘处。淋巴结清扫从患者的肾蒂上方2 cm处开始,淋巴结切除顺序从上至下,清扫至患者的患侧髂总血管处。手术过程中,避免损伤患者的输尿管、十二指肠及肠系膜上当买,如果出现体积较大的淋巴管,必须将其结扎,手术后,给予患者负压引流。

    2 结果

    本组患者20例,全部均采用手术治疗。15例附睾良性肿瘤患者中,采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有9例,另外6例患者行附睾切除术,手术完成后,没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5例附睾恶性肿瘤患者中,全部患者均采用睾丸附睾根治性切除术,同时还结合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治疗,手术完成后,出现淋巴瘘的患者有1例,给予患者保守对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有所减轻,逐渐好转。

    另外,给予患者术后病理检查,15例附睾良性肿瘤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附睾腺瘤样瘤,4例患者为附睾平滑肌瘤;附睾乳头状腺瘤患者、附睾纤维假瘤患者、附睾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各有1例。5例附睾恶性肿瘤中,有3例患者为腺癌,2例患者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后,给予患者3个月至10年的追踪随访,平均时间为(5.3±2.4)年,共追踪随访18例患者,其中附睾良性肿瘤患者13例,附睾恶性肿瘤患者5例;附睾良性肿瘤患者中,没有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附睾恶性肿瘤患者中,2例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10个月死亡,2例非霍金淋巴瘤患者在手术治疗后2年死亡。

    3 讨论

    3.1 原发性附睾肿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 临床上,原发性附睾肿瘤患者的发病率较低,在男性生殖系肿瘤中所占比例大约为2.5%;一般来说,80%的附睾肿瘤为良性肿瘤,而原发性附睾肿瘤常见的肿瘤类型为附睾平滑肌瘤及附睾间质瘤,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在原发性附睾肿瘤中的比例约为1/5。该病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0~45岁;附睾肿瘤通常为单发性肿瘤,发病部位通常为患者的附睾尾部。

    原发性附睾肿瘤生长缓慢,但是,发生该类肿瘤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阴囊隐痛及坠胀等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附睾肿块,临床诊断中,该肿瘤呈现为月形或者圆形,肿瘤直径低于2 cm,具有光滑的表面及清晰的边界,能够清楚分辨肿瘤及睾丸,属于一种实质性肿瘤,不会对患者产生压痛感。有部分患者的肿瘤为质软肿瘤,并且呈现出鞘膜积液[3]。

    3.2 原发性附睾肿瘤的诊断 一般来说,临床诊断上,通常使用病史及体格检查对附睾肿瘤进行临床诊断,这种诊断方法很容易导致误诊,因此,临床诊断中大多数基于患者B超检查,能够有效提高确诊率。B超检查迅速、简便,不会对患者产生创伤,并且可以给予患者重复检查,因此,能够有效迅速地诊断出患者体内的明显肿块的实性囊,另外,对于患者的肿块大小、睾丸情况及受累范围,B超检查均能够准确测定;另外,可以给予患者定期复查,这种检查方式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检查,能够动态观察患者治疗后肿块的变化,为临床确诊及治疗方案调整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于附睾恶性肿瘤,在术前,很难确诊,临床上通常采用病理检查确诊,因此,一旦患者确诊为附睾腺癌时,给予必须给予患者彻底的检查,将可能的原发病灶排除;如果条件许可,可以给予患者胸部X线、为肠道内镜、及骨盆、腹部CT扫面检查,将其他脏器肿瘤排除[4]。

    3.3 原发性附睾肿瘤的治疗及预后 临床上,首选治疗附睾肿瘤的方法为手术切除,一般来说,良性肿瘤可以单纯进行附睾或者肿瘤切除术,具有良好的预后。本组13例随访的良性肿瘤患者中,没有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现象。附睾良恶性肿瘤很难根据一般检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区别,所以,手术过程中,一旦怀疑患者为附睾恶性肿瘤,则应该马上给予患者快速冷冻切片进行检查,一旦确诊,迅速给予患者患侧睾丸附睾根治性切除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结合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另外,根据恶性附睾肿瘤患者的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手术后,可以给予患者化疗或者放射治疗,能够将患者的生存率有效提高。总体来说,附睾恶性肿瘤预后差[5]。

    综上所述,B超为附睾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而手术切除则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王德林,唐伟,陈在肾,等.原发性附睾肿瘤(7 例文献报告并文献复习).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27(3):350-351.

    [2] 王莉,莫合塔,石明,等.原发性睾恶性肿瘤5 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23(1):53-54.

    [3] 满守哲,马丽.附睾肿瘤术前误诊5 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22(3):261-262.

    [4] 吴忠标,林国兵,陈柏君,等.附睾肿块165例临床分析.中国男科学杂志,2004,18(6):32-34.

    [5] 郑国有,陈岐辉,赵忠文,等.原发性附睾肿瘤临床分析(附12 例报道).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9,27(2):196-197., http://www.100md.com(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