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358166
血管介入治疗对妇产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5日 张爱进 黄巍 邵娜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对血管介入治疗对妇产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4年3月到2010年1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60例妇产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30例行保守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30例中,29例患者止血成功,1例因止血失败最终行子宫切除术,且无明显并发症;对照组30例采用保守治疗后均无效最终采取了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产科出血患者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血管介入治疗;产后出血;临床疗效

    妇产科出血是分娩期的并发症,属于产科的危急重症,在我国,已成为导致产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发生率约为2%~3%[1]。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四种,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2]。临床上在出血无法控制时行保守手术治疗,对子宫动脉或者髂内动脉进行选择性结扎,但是子宫内部与侧支的循环血管广泛相连,手术很难成功且会危及产妇的生命,最终不得不通过切除子宫来止血,致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能够成功止血并保留子宫,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3]。对我院2004年3月到2010年1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60例妇产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3月到2010年12月接受诊治妇产科出血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30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39岁,平均(27.45±2.2)岁,7例子宫收缩乏力,2例宫颈癌晚期放疗后出血,2例宫颈妊娠刮宫后出血,6例宫颈裂伤出血,4例阴道裂伤出血,9例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出血,患者平均出血量2337.21 ml。对照组30例,最小年龄2l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28.13±1.7)岁,8例自然分娩出现产后出血,6例剖宫产术后大出血,8例人工流产大出血,2例宫颈裂伤出血,5例子宫收缩乏力出血,1例宫颈妊娠刮宫后出血,患者平均出血量2391.03 ml。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平均出血量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治疗,在颈部放置铅护颈用以保护甲状腺,用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机进行监视引导,患者局部麻醉,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将4.0~5.0 FCobra导管插至双侧髂内,根据子宫动脉的DSA影像,观察子宫血管,确定出血的部位和出血侧子宫动脉,接着将导管插入到出血侧的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或者髂内动脉栓塞,将带抗生素的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注入,经数字减影成像技术造影证实已经完全栓塞后,动脉导管被回抽至腹主动脉水平,同法栓塞对侧,导管抽至对侧子宫动脉或者髂内动脉血管进行栓塞治疗,穿刺部位在拔管后要加压包扎。术后患者保留尿管并平卧24 h,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情况,阴道流血、血红蛋白、子宫缩复情况、凝血功能以及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同时观察穿刺一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下肢皮肤的温度、颜色和触觉。患者宫腔填塞的纱布在24 h内取出,给予常规的抗感染、补液和镇痛等治疗。②对照组出血患者行保守治疗,止血无效时采行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手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6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