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1期 > 正文
编号:11977410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438例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马鹏天 赵艳 陈义 金海霞
第1页

    参见附件(138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438例(467只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观察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1周视力≥0.5者357眼,占81.6%。≥1.0者占 26.4%。 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获得良好的视力效果,具有切口小、视力恢复快,手术易掌握等优点。

    【关键词】

    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人工晶体 ;植入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1.119

    作者单位:230031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随着现代眼科显微手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普遍开展,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现代囊外摘除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已成为白内障手术复明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具有与超声乳化手术近似的手术切口和稳定的前房,手术时间短。自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共施行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438例(467只眼),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我院施行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438例(467只眼),其中男286例,女152例,年龄58~86岁,平均71岁,均为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检查视力:光感~0.1,415例光定位红绿色觉正常。白内障晶体核硬度Ⅲ~Ⅴ级。排除术前合并其他的眼疾,手术前行全身常规检查,眼科AB超、角膜曲率,并用SRKⅡ公式计算出所需人工晶体的度数。人工晶体为爱尔康后房型人工晶体,用进口手术显微镜,粘弹剂为爱维玻璃酸钠。

    1.2 手术方法术前30 min点美多丽散瞳,常规眼部消毒、铺手术巾,调整手术显微镜至清晰状态,以 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行球后麻醉,间断压迫眼球约5~10 min以降低眼压。开睑器开睑,上直肌固定牵引缝线,10~2时位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巩膜面烧灼止血,距角膜缘后界2 mm水平板层切开巩膜,切口长约6.0~7.0 mm,新月形巩膜隧道刀在巩膜内潜行至透明角膜内1 mm,用3.2 mm穿刺刀向下倾斜穿刺入前房。在角膜缘9点钟方位作一辅助切口,经辅助切口向前房内注入粘弹剂维持前房,自制截囊针环形截囊,三角刀穿刺角巩缘,使内口大于外口,充分水分离与水分解使内核游离,将粘弹剂注入核与后囊之间,使晶体核突出囊袋外,用晶体套匙托出晶体核,双套管注吸器吸净残留皮质,注入粘弹剂,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调整人工晶体前后袢,使角在3、9点方位,用双管注吸器吸净前房内的粘弹剂,并将前房维持一定的深度,1%卡米可林注入前房缩瞳,术后切口一般不需缝合,上方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 mg,单眼包盖。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第1天,矫正视力≥0.5者238眼,占54.3%;后1周视力≥0.5者357眼,占81.6%,术后1个月复查矫正视力≥0.5者382眼,占87.3%。散光:+1.25D/0.50D。

    2.2并发症 角膜上皮水肿在本组病例均有发生,早期角膜内皮水肿发生率90%,同术者手术熟练程度有关,术中后囊破裂10眼,为早期手术,其中有3眼经处理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其他没有做人工晶体植入。3例因虹膜嵌顿在切口,行前房成形术,切口缝合1针,1周后恢复。角膜内皮水肿的发生与手术器械反复进出前房有关,减少手术器械进出前房的次数将有效降低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对一般角膜内皮水肿,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 mg或点典必殊眼液,治疗3~5 d内皮水肿可消退。

    3 讨论

    白内障小切口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现代白内障的手术向小切口方向发展的。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在全国范围内有290万白内障患者急需手术治疗,而每年新增白内障盲人约40~50万人,目前我国每年能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约30万例,不足以解决每年新增的白内障患者问题[1]。自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共施行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438例(467只眼),该术与常规切口囊外摘除术比较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明显减少的优点,效果满意,适合目前没有超声乳化设备的医院[24]。

    就本组而言,发生于术中的并发症最多见于晶状体后囊膜破裂,主要与术者的熟练程度有关[5],10例发生于娩核时对后囊压力过大,导致后囊膜破裂。3例虹膜嵌顿:原因是由于巩膜隧道切口过早穿人前房,内口偏后造成[6],另外后房压力增高亦可造成,虹膜脱出后尽可能整复。术后最多见的并发症是角膜水肿,主要发生在碎核、娩核、灌注时,角膜内皮造成损伤。

    本手术除麻醉充分和眼球软化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充分散瞳,术前1 h滴散瞳剂,若患者瞳孔<6 mm晶状体核将较难从后房移至前房,如强行取核,很容易造成后囊膜破裂,另外可以在手术灌输液中加入肾上腺素(500 ml平衡液中+0.5 ml 1∶1000的肾上腺素)有助于保持散瞳。

    巩膜隧道切口的制作:巩膜瓣约1/2巩膜厚度,角膜刀要足够锋利,外切口长为6.0~6.5 mm,巩膜瓣分离得过深、太浅均可造成取核困难,强行核取出会造成晶状体核与角膜内皮接触面广,受摩擦的力量大,角膜内皮极易受损。从而出现术后角膜内皮水肿,由于经验不足,均发生在早期手术中。

    连续环形撕囊时:撕囊直径不宜过小,以6 mm为宜,因为撕囊直径过小,晶状体核较难从囊袋内移出。环形撕囊是手术成功的一半。撕囊过小将严重影响出核,增加后囊破裂机会,所以撕囊大小要适中,撕囊失败后,改为截囊,囊口要尽可能大,手术操作才会顺利。

    充分水分离和水分层:娩核之前要做好核游离,松动囊膜皮质核之间的联系,使中央硬核部分尽可能变小,并使核从囊袋内分离至前房,使核于切口侧翘起,于核与后囊膜之间注入适量粘弹剂,使晶状体核与后囊之间保持尽量大空间,便于圈套器伸入核下圈核,在核入巩膜隧道中时可以用镊子镊住切口上唇,将切口拉大,辅助晶状体核娩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已被普遍认为是超声乳化术外另一有效术式,具有诸多优点,但手术并发症不可忽视,处理不当影响疗效。术者应提高手术技巧,充分了解易发因素,减少手术的创伤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本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8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