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1期 > 正文
编号:11977305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陈辉 陈秋红 徐建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396KB,2页)。

     1.4 结果评定方法 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2 h、7 d、14 d、21 d、90 d各按欧洲脑卒中量表(The European Stroke Scale,ESS)进行评分;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21 d、90 d时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指数(Barthel Index);②疗效评定:临床治愈:ESS 积分>96 分,

    Barthel指数100分,可正常上班或参加劳动者;显效:ESS积分>85分,Barthel指数>90分,生活可以自理者;有效:ESS积分>50分,Barthel指数>70分,治疗后病情有明显进步者;无效:ESS积分<50分,Barthel指数<70分,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恶化者。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方法为 χ2检验、t检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初始神经功能缺损E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155、0.194、0.269),具有可比性。

    2.2 溶栓治疗的早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S比较见表1。除治疗后21 d进行ESS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101)外,其余各时间点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1),尤其是3个月的远期预后则显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一结论与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协会(NINDS)[4]所得出的结论一致。

    按Barthel指数评定,治疗7 d时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但3个月的远期预后溶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2。

    2.3 溶栓治疗对血浆FG的影响 结果表明对照组血浆FG水平无明显变化,溶栓组血浆Fg水平下降幅度明显,溶栓后1 d最低,此后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见表3。

    表1

    溶栓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ESS平均分值比较(x±s)

    组别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2 h7 d14 d21 d90 d

    对照组1947.63±4.4946.73±4.3551.63±4.7354.05±4.8655.58±4.9858.26±5.76

    溶栓组1941.05±3.7760.47±5.1566.47±6.1868.36±6.7869.74±6.7677.00±6.09

    P值/0.2690.0490.0640.0950.1010.032

    表2

    溶栓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x±s)

    组别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7 d14 d21 d90 d

    对照组1926.05±5.7027.11±6.1131.58±6.5934.21±6.5242.89±6.86

    溶栓组1921.84±3.1342.63±7.8951.32±7.7753.68±7.8374.72±7.13

    P值/0.5210.1280.0610.0640.003

    表3

    溶栓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浆FG比较(x±s)

    组别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1 d3 d7 d14 d

    对照组194.73±1.544.59±1.644.52±1.584.47±1.634.41±1.39

    溶栓组194.91±2.152.5±0.762.9±0.893.3±1.213.5±1.18

    P值/0.8670.0010.0030.0680.093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构成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脑梗死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脑梗死发生后,梗死区域的脑细胞一部分发生坏死,另一部分脑细胞发生可逆的缺血损伤,形成所谓的半暗带[57]。如果早期恢复梗死区域血液灌注,这部分缺血损伤的脑细胞可以得到挽救,使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得到改善[5,6]。因此,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标志着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8]。

    自从NINDS(美国国立神经病和卒中研究所)临床试验证实,发病3 h内采用rtPA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的疗效,并迅速被FDA(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以来,超早期溶栓治疗已经成为急性脑梗死的一个标准治疗方法[8]。溶栓剂均为纤溶酶原激活剂,是通过激活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将血栓溶解。现有的溶栓剂主要有链激酶(SK)、尿激酶(U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SK、UK为非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血浆中的纤溶酶原亦被激活,造成全身抗凝溶栓状态,易引起出血并发症。rtPA对血栓内纤溶酶原亲和力强,具有特异性局部溶栓作用,而对血循环中的纤溶酶原亲和力小,全身纤溶作用不明显。因此,如患者经济条件许可,应作为首选的溶栓用药。

    本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6 h内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浆FG水平,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rthel指数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接受rtPA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血浆FG增高是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极危险因素,其水平升高促进局部血栓形成。对照组即使应用正规抗血小板药治疗(口服拜阿司匹林),其血浆FG水平仍高于正常值上限4.0 g/L,仍属于脑梗死高危人群,可见除了需要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以外,血浆Fg正常水平的维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9]。血浆FG测定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以及脑血管疾病预防中意义卓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