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3期 > 正文
编号:11977023
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方式的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胡伟群 叶 可 郑秀兰 茅林蔚
第1页

    参见附件(1618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双梭形切口在治疗耳前瘘管感染期的优越性。方法经过对26例双梭形切口与24例单切口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分析比较。结果双梭形切口术式治愈率96.2%,单梭形切口术式治愈率83.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梭形切口术式在治疗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步骤更科学,手术效果更确切。

    【关键词】

    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切除

    

    耳前瘘管感染期的治疗经常出现因为抗生素治疗无效,直到脓肿形成后,再行耳前脓肿切开引流治疗,经过不断换药,等到炎症消退后,二期进行耳前瘘管切除术。近来不断有报道,对耳前瘘管感染期进行手术治疗,一期切除耳前瘘管及周围的感染组织。我科于2004~2007年,对耳前瘘管感染期随机采用单梭形与双梭形,两种不同术式进行治疗。现在对上述两种术式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治疗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6~58岁,病程6~40 d。其中既往耳前瘘管并脓肿形成2次以上13例,耳前瘘管术后复发3例,脓肿切口引流术后不愈8例;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病程6~30 d,其中既往耳前瘘管并脓肿形成2次以上9例,耳前瘘管术后复发2例,脓肿切口引流术后不愈6例。

    1.2手术方法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两组都先在瘘管内注入美兰少许。治疗组在瘘管口周围先作一个较小梭形切口,小圆刀于美兰染色外组织锐性分离。关键将瘘管与耳廓骨分离后,就可以将瘘管顺利分离到基底部。再根据炎症组织的范围作第二个梭形切口,于美兰染色外组织锐性分离,直到与瘘管基底部会合。双梭形切口皮肤边缘错位缝合[1]。对照组在包括瘘管及炎症组织在内,作一个较大的梭形切口,切开皮肤,齐头并进分离皮下组织,切除瘘管与炎症组织。切口边缘皮肤皮下分离,松解皮肤后再缝合,或应用旋转皮瓣、耳后游离皮瓣修补创面。

    1.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切口一期愈合。好转:切口裂开,经过换药愈合。无效:耳前瘘管复发。

    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组间 χ2检验。 

    2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两组疗效分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治愈率%

    双梭形组26251096.2

    单梭形组24203183.3

    注: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讨论

    对耳前瘘管感染期的治疗,通常进行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等到耳前瘘管周围形成脓肿后,才进行耳前瘘管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后,经过长时间的换药治疗后,在二期进行耳前瘘管的切除手术。换药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患者痛苦较大。

    近来文献资料报道,在耳前瘘管感染期进行手术治疗,并取得成功[2-4]。这一个进步,为耳前瘘管感染期的治疗开创了崭新的领域。大多数文献资料对耳前瘘管感染期的手术方式,仍然采用单梭形切口。

    单梭形切口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在耳前瘘管感染期,进行耳前瘘管内美兰的注射时,美兰肯定溢出瘘管进入其周围的感染组织内。只切开瘘管周围感染的组织皮肤后,美兰就外溢污染整个术野,使得瘘管无法辨别。这是瘘管残留复发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对照组中有1例复发的原因;②单梭形切口,需要切除的皮肤较大,造成皮肤缺损较多。进行皮肤缝合时张力过大,造成术后皮肤崩裂,或因为缝合困难,需要进行皮瓣修复。对照组中有3例为皮肤崩裂或皮瓣部分愈合不良;③在耳前瘘管感染组织内进行分离时,渗血通常比较明显。在单梭形切口中,因为在同一个术野,渗血较多会明显影响对瘘管的辨别与分离。

    为了解决单梭形切口手术方式以上的缺点,设计了双梭形切口的手术方式,双梭形切口手术方式具有明显的优点:①在第一个梭形切口主要分离瘘管,对其周围炎症的组织暂时不进行分离,因为美兰自耳前瘘管注入后,美兰一般在瘘管及其周围的炎症组织内。所以在第一个梭形切口内,美兰在瘘管内,美兰不会污染术野,可以清晰辨别瘘管,直到瘘管的基底部。从而保证瘘管的完整切除;②双梭形切口类似扁平状“8”,而一个梭形切口类似扁平“0”, 切开同样的长度时,两者比较,“8”的周围比“0”的周围保留了更多的正常皮肤,所以使用双梭形切口,切口类似扁平状“8”,周围的皮肤经过错位可以轻松缝合,达到一期愈合。不需要制作转移皮瓣;③通过观察,耳前瘘管的前下方炎症组织比较严重,瘘管的后上方炎症比较轻。所以在第一个梭形切口的后上方分离瘘管,渗血比较少。同时瘘管在此处经常与耳廓软骨粘连,只有将瘘管与耳廓软骨分离后,才能达到瘘管的基底部。双梭形切口手术方式,选择先在此关键处进行分离,保证了在清晰的术野下完成此步骤。

    总之,双梭形切口的手术方式提出了,先在一个梭形内分离瘘管到基底部,再于另一个梭形切口内切除炎症组织,从而保证在一个清晰的术野中,将瘘管分离到基底部。为瘘管的彻底切除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双梭形切口最大程度保留了正常皮肤,并且可以利用皮肤错位缝合技术,有利于皮肤缝合。

    通过上述的比较,可以看出耳前瘘管感染期的手术治疗,双梭形切口手术方式与单梭形切口相比较,不单是手术切口的区别,更主要是手术原理的区别,双梭形切口手术方式具有明显的优点。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1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