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4期 > 正文
编号:11976775
赖氨葡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梁 玉 曾爱华 李真妮 吴淑莲
第1页

    参见附件(1612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赖氨葡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并中度脱水75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本院住院的中度脱水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150例,随机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均给予抗病毒、口服思密达、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口服,共3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2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36,P=0.03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64.00%;两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 χ2=10.37,P=0.001)。结论 赖氨葡锌佐治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赖氨葡锌;治疗

    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然而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儿科医疗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观察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使用赖氨葡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并中度脱水75例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标准 ①符合轮状病毒肠炎并中度脱水的诊断标准[1]的住院患儿;②1.5个月≤年龄≤3岁;③就诊前未使用抗生素和(或)中药制剂;④ 病程≤3 d。

    1.2 病例排除标准 ①对赖氨葡锌过敏者;②其他疾病引起的急性腹泻者;③合并细菌感染者;④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或)其他危重症。

    1.3 病例退出标准 ①经治疗无效病情加重为重度脱水和(或)休克者;②治疗中出现赖氨葡锌的毒副作用者;③不能坚持治疗3 d者。凡是存在以上情况者亦需要纳入本次资料的分析。

    1.4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符合标准的纳入病例共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男45例,女39例,年龄平均18.3个月。对照组男42例,女33例,年龄平均17.1个月。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均无差异(P>0.05)。

    1.5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病毒、口服思密达、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赖氨葡锌冲剂(沈阳东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 21022795,每包含葡萄糖酸锌35 mg,含赖氨酸125 mg )口服,按所含锌元素20 mg/d,<6个月者10 mg/d ,3次/d口服,连用3 d。

    1.6 疗效评价标准 按1998年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补充建议[2]。显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次数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大便次数、性状、临床症状均改善但未完全消失;无效:治疗72 h病情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无退出者,具体疗效见表1。

    表1

    治疗3天疗效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

    治疗组75402510

    对照组75252327

    注: χ2=11.36,P=0.03

    2.2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为 64.00%,两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37,P=0.001)。

    3 讨论

    RV肠炎为全球性常见的病毒性腹泻,小儿RV感染人群以婴幼儿为主,是婴幼儿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对RV肠炎尚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微绒毛肿胀,排列紊乱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同时,发生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导致食物中双糖类消化不完全而积滞在肠腔内,水分渗出,双糖类分解不全亦能造成微绒毛上皮细胞内钠离子转运功能障碍,进一步造成水和电解质丧失,致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赖氨葡锌颗粒为复方制剂,每袋含盐酸赖氨酸125 mg,葡萄糖酸锌35 mg。其中赖氨酸是维持机体氮平衡的必需氨基酸之一,为碱性氨基酸。由于谷物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它不但刺激胃蛋白酶与胃酸的分泌,提高胃液分泌功效,起到增进食欲、促进幼儿生长与发育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微量元素与疾病关系研究的进展,利用锌制剂治疗某些疾病尤其是儿科疾病得到了广泛重视且已显示出较好的效果。锌是体内中200多种酶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基因表达即调节DNA复制转译和转录的DNA聚合酶的必需组成部分,缺锌的主要症状是蛋白质合成,DNA和RNA代谢等发生障碍。有研究证明锌对儿童腹泻有明显的辅助治疗效果[3],能明显减少腹泻的次数和大便排出量,减轻急性和持续性腹泻的严重度和持续时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腹泻患儿给予口服电解质液治疗的同时应补充锌,锌缺乏与神经肽上调及肠内分泌过量间有潜在关联,锌剂有利于肠黏膜对水和钠的重吸收,使水和电解质分泌减少,缺乏时易导致腹泻,在腹泻和锌缺乏间形成恶性循环。其治疗小儿腹泻的机制为:(1)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和防止液体的丢失,对维持上皮细胞和组织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肠黏膜细胞的修复和生长发育,从而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2)锌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抗菌及抑制病毒的作用[4]。(3)与体内多种酶活性尤其是消化酶活性有关,增进食欲,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改善消化功能。(4)减少毒素的吸收,阻断肥大细胞膜上受体,抑制组胺类物质的释放[5]。(5)锌作为抗氧化剂,具有对抗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的作用[6]。而且机体缺锌还可致免疫功能、屏障系统、抗病能力下降[7],锌对维持上皮细胞和组织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缺锌时皮肤、肠道、呼吸道黏膜等上皮细胞受损,使人体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DNA合成酶、胸腺激酶、DNA依赖RNA合成酶、末端转脱氧核苷酰酶、氨酰基转移RNA合成酶等均是锌依赖酶,其活性均需锌的存在。锌缺乏时,这些酶的活性降低,使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成熟受影响,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受到抑制,还能造成自然杀伤细胞减少,多型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改变。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成员在孟加拉国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即便是1次/周的锌剂治疗也会缩短急性腹泻的病程,降低病死率,因此WHO推荐将锌剂作为急性腹泻的常规治疗药物。本次研究亦提示加用赖氨葡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赖氨葡锌颗粒为淡黄色颗粒,味甜,口感好,小儿易接受,临床效果较好,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 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9-40.

    [2] 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3] Fischer Walker CL,Black RE,Baqui AH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1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