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6期 > 正文
编号:11976175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2型糖尿病的无症状低血糖(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王砚 关守萍 康莹 薛元明
第1页

    参见附件(2309KB,3页)。

     1.2 方法 ①受检者血糖控制稳定后采用CGMS(Minimed Inc.)连续3 d(65~72 h)监测BG变化,每24 h可监测288个血糖数据。期间每日输入4次指血(葡萄糖脱氢酶技术测定微量血糖)进行校正,并标记饮食、治疗(服药、注射胰岛素)、活动及不适(乏力、饥饿、心慌发汗、夜间恶梦)等生活日志。用Solution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获取血糖图谱。受检者三餐饮食固定统一,由本院营养食堂配送;②持续15 min BG≤3.9 mmol/L为1次低BG。当血糖恢复正常持续1/2 h以上,再次出现低血糖为第2次低血糖;③MBG:受试者24 h CGMS监测288个血糖测定值的平均值;④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受检者24 h监测期间288个测定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无症状低血糖危险因素分析采用相关回归分析。

    2 结果

    入选病例1147例,972 834个血糖数据。低血糖者427例,无症状低血糖者261例,发生率分别为37.23%,22.75%。共监测到低血糖956人次,其中无症状低血糖697人次,占60.8%。男病例723例,无症状低血糖者157例,女病例424例,无症状低血糖者104例,发生率分别为21.72%,24.53%。

    2.1 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与病程呈指数曲线正相关r=0.913 tr=3.636,P<0.05 Ye=100.903+0.020X(图1)

    2.2 M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与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关系 ①MBG与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呈双曲线负相关 r=-0.963,P<0.01 Ye=103.663-2.718lgX(图2);②随着最大血糖波动幅度逐渐增大,低血糖发生率增高。最大血糖波动幅度<7.3 mmol/L,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14.09±7.8304)%,7.3~10.7 mmol/L时,为(24.34±0.5374)%,>10.7 mmol/L时,为(36.43±2.3593)%。

    2.3 低血糖发生率与年龄关系(图3) ①男性随年龄增长呈指数曲线负相关 r=-0.929,tr=5.613,P<0.01,Ye=87.04-30.45lgX;②女性随年龄增长呈直线负相关 r=-0.824,tr=3.251,P<0.01,Ye=59.04-0.44X。

    2.4 老年组MBG水平高于非老年组t=6.81,P<0.01。低血糖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χ2=60.37,P<0.01。(表1)。

    2.5 无症状低血糖组低血糖发作次数较有症状低血糖组高χ2=34.88,两组比较P<0.01(见表2)。

    2.6 CGMS监测到无症状低血糖697人次,同时4次/d指血测定血糖共发现无症状低血糖96人次。

    表1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MBG,低血糖发生率分别比较

    年龄组别(岁)患者例数低血糖例数

    MBG(mmol/L)

    χs

    低血糖发生率

    <605472316.72.168742.22

    ≥606001968.22.224029.63

    检验值- t=6.81χ2=60.37

    P值--<0.01<0.01

    注:-为无数据

    表2

    有、无症状低血糖两组间低血糖发作次数比较

    组别低血糖次数低血糖人数平均次数

    无症状低血糖组6972612.67

    有症状低血糖组1451231.18

    注:χ2=34.88,两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1 病程与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率

    图2 MBG与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率

    图3 男女各年龄段低血糖的发生率

    2 讨论

    2005年ADA把无典型低血糖症状但测定血糖≤3.9 mmol/L定义为无症状低血糖(asymptomatichypoglycemia)[3]。他们中一些DM患者是因为仅有轻微血糖降低,所以无症状。而大多则是因为存在升血糖调节障碍、低血糖性自主神经障碍(hypoglycemia associated autonomic failure,HAAF)[4,5]、血糖调节中枢对低血糖反应障碍所导致。其诱因为:先前低血糖(医源性低血糖)、睡眠、运动、过量饮酒、慢性自主神经病变等。

    本资料显示1147例T2DM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时,低血糖发生率37.23%,其中无症状低血糖占60.8%,提示T2DM低血糖中一半以上是无症状低血糖。其发生率高,与病程呈正相关提示DM病程越长治疗时间越长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越高。

    MBG是机体血糖总体水平值的直接表达,它与HBA1C具有良好相关性。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是日内血糖稳定性的评估参数之一,它反映了DM患者日内的最大血糖波动。本资料显示MBG与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呈双曲线负相关,随着MBG递次降低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呈几何速度增高,当MBG<6 mmol/L曲线更加陡峭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危险增高(图2),提示低MBG是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另外随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增大,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也增高,当>10.7 mmol/L,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达36.43%,提示要尽力减小血糖波动才能防止发生无症状低血糖。

    本资料中低血糖发生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老年DM患者低血糖发生较报道低[6][7],为寻找原因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进行比较,老年组MBG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t=6.81,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χ2=60.37,P<0.01)提示放宽血糖控制要求,提高老年DM患者MBG水平可有效降低其低血糖发生率。

    本组资料中无症状低血糖组的低血糖发生人次较有症状低血糖组明显增加(χ2=34.88,P<0.01)。是由于反复低血糖刺激使DM患者诱发低血糖调节激素分泌的血糖阈值降低,该阈值并不是固定,主要是受以往血糖水平的影响,即使仅有一次低血糖发作,也可以使刺激升高血糖激素分泌和引起症状的血糖阈值下降而出现无症状低血糖。即先前的低血糖可导致血糖反向调节受损和不能感知低血糖,并由此使低血糖反复发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低血糖发作次数增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0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