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8期 > 正文
编号:11975858
102例急诊科非创伤性死亡病例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宋明东 黄晓渝
第1页

    参见附件(1390KB,2页)。

     在年龄分组中值得注意的是,60岁以下患者死亡率有所上升[2],特点为:①多为急危重症,以脑出血最多,占30%以上,其中脑干出血4例,猝死比例较高,占20%;②诊断不清的患者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占27%;③ 既往史和家族史不详,短时间内难以明确诊断。因此,应重视心血管疾病的上游防治工作,对青、中年人群加强疾病防宣教工作,提倡健康生活方式[3],减少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急诊科非创伤性死亡病例死亡原因复杂,英国一项研究对比急诊室猝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与尸检报告,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中仍有近40%与临床不符[4]。本组102例患者中无一例行尸检因此,对于死亡原因的统计不能十分准确。因此,急诊医师应不断提高全科素质,开阔思路,提高临床应变能力,重视急诊疑难杂症。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必须增强急诊科医务人员对心脑血管危重病的理论和抢救技能学习,同时应强调完善急诊室与多科协作机制。

    3.2 对抢救室资源的利用情况 本组资料中猝死、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和胸外按压比例最高,抢救室时间最长;心血管病、急性呼吸道感染在抢救室时间中等,呼吸机使用比例和胸外按压比例较高;恶性肿瘤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和胸外按压比例最低。

    抢救室资源有限,如果患者拥挤或抢救资源长时间被占用,会导致急诊拥挤,势必影响后续的危重患者的抢救,造成一些后续影响,包括诊治延迟、医疗质量减低和影响预后[5,6]。台北学者对210例经急诊住院24 h内死亡的病例分析认为,由于误诊、诊断延迟以及不恰当处理,约25%的死亡是有希望避免的[7]

    因此,加强医院急诊科规范化管理,卫生系统的网络管理是很重要的。某些患者可在病情相对平稳不需应用呼吸机的应转入普通病房治疗;些患者需要呼吸机的应转到专科 I C U病房治疗;某些患者为肿瘤晚期患者,病情危重,但多数不需要抢救,仅仅药物支持治疗,可通过医院间合作,可使部分患者分流到下一级医院,避免大医院患者住院难,而小医院空床位的现象;医院应建立急诊重症、疑难杂症患者急诊入院绿色通道,可大大缩短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如: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绿色通道的建立,已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缩短急诊停留时间。

    但是我们看到,一些慢性病恶化,或疾病终末期的患者,家属往往希望挽救或延长患者的生命,而心肺复苏并不能有效挽救其生命,给急诊工作带来很大压力,这也是急诊普遍面临的问题。慢性病是我国目前最沉重的疾病负担,急诊科必然不断面临艰巨的挑战,对此,不断加强和完善急诊科的管理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褚沛,张翠杰,李海,等.1088例院前及急诊科死亡病例分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3 ( 4 ):32-34.

    [2] 朱子青.10年间急诊死亡病例变化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8,35(9),1749-1750.

    [3] 王文秀,黄元铸,胡大一.心脏性猝死的诊断与防治.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20 .

    [4] MushtagF,RitchieD.Doweknowwhatpeopledie ofintheemergencydepartment.Emerge.

    [5] RichardsonDB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