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9期 > 正文
编号:1197565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王学武 王东 哈力甫•阿布拉
第1页

    参见附件(2057KB,3页)。

     3.1.1.1 肝胃不和主要证候 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情志不遂时加重,舌质边尖稍红,苔薄白,脉弦滑,若肝热犯胃,见胃脘疼痛,泛酸嘈杂,口干口苦,心烦易怒。

    肝胃不和型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 g,白芍15 g,川芎10 g,香附12 g,陈皮10 g,枳壳10 g,甘草5 g,木香10 g。

    3.1.1.2 脾胃虚弱(含寒)证主要证候 胃脘隐痛:喜按喜嗳:食后脘闷:纳呆少食:便溏、腹泻:四肢乏力: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或白,或胃脘冷痛,食后加重,喜嗳喜按,神倦懒言,纳差,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沉无力。

    脾胃虚弱型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药选: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6 g,陈皮10 g,生山药20 g,黄芪24 g,柴胡6 g,白芍12 g,莪术10 g,木香6 g,防风6 g。

    3.1.1.3 脾胃湿热证主要证候 胃脘灼热胀痛:口苦臭:脘腹痞闷,渴不欲饮,嗳气不畅,头重身困,便溏或黏滞不爽,舌红苔白厚或黄腻,脉濡滑。

    脾胃湿热型以三仁汤加减,薏苡仁30 g 白蔻仁15 g 厚朴15 g 法半夏15 g 杏仁10 g 竹叶10 g 茯苓15 g 黄连10 g。

    3.1.1.4 胃阴不足主要证候 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或隐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喜冷饮,五心烦热,夜寐不安,溲黃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

    胃阴不足型以叶氏养胃汤加减:药选:沙参15 g 麦冬10 g 玉竹10 g 生地10 g 石斛15 g 乌梅6 g 白芍15 g 甘草6 g 蒲公英10 g 炒扁豆15 g 生山药30 g 白术10 g。

    3.1.1.5 胃络瘀阻证主要证候 胃脘痛有定处不喜按或拒按或如刺,痛有定处,食后痛甚,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或见呕血,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细或涩。

    胃络瘀阻型以丹参饮加减,丹参20 g 砂仁10 g 川芎15 g 赤芍15 g 牡丹皮10 g 甘草5 g;1剂/d,水煎分2次服用,半个月为1个疗程。

    3.1.2 以上各中医分型中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西药 奥美拉唑40 mg/次,1次/d,阿莫西林500 mg/次,3次/d,克拉霉素250 mg/次,3次/d 硫糖铝片1000 mg/次,3次/d,吗叮林10 mg 3次/d。

    3.2 单纯中医治疗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所用中药方剂。

    3.3 单纯西药组 西药 奥美拉唑40 mg/次,1次/d,阿莫西林500 mg/次,3次/d,克拉霉素250 mg/次,3次/d 硫糖铝片1000 mg/次,3次/d,吗叮林10 mg 3次/d。

    4 治疗效果

    4.1 疗效标准 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标准[2]。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幽门螺杆菌试验阴性;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幽门螺杆菌试验阴性或程度减轻。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病变范围1/2以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幽门螺杆菌试验程度减轻。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或恶化者,或幽门螺杆菌试验阳性。

    4.2 统计学分析 采用秩和检验,P<0.01为有差异。

    4.3 结果 见表1,2。

    表1示:入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构成比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

    表2示: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中医治疗组及西医治疗组。

    表3 示每一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三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中医治疗组及西医治疗组。

    5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胃脘痛”“腹胀”“嘈杂”等范畴,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胃脘灼痛,饥饿时胃脘痛加重,嘈杂、泛酸、嗳气,口苦、咽干,舌质偏红,苔薄腻或黄腻,脉小弦或弦滑;胃镜下见胃黏膜充血、水肿,表现为红白相间,以红为主,黏膜表面常见有白色渗出物,有时可见出血点、小糜烂等表现;病理见淋巴细胞浸润,炎性活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采用中西医结合共同探讨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是寻求理论上的结合点,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是神经-内分泌-免疫失调出现的攻击和防御因子的失调,中医认为胃痛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外邪所致,属于正邪相争的结果,与现代医学攻击和防御有相似之处[3]。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多因脾胃素虚,饮食不节,烟酒刺激,郁怒忧思,劳倦所伤,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血运行不畅,寒、热、痰、湿、气、血互结所致,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热移胃,而致肝胃炽热;火郁热蕴,耗伤胃阴,初病在气,久病入络,脉络受损,气血失和而致瘀血郁滞,病久不愈,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脾胃素虚,又过食生冷,再伤中阳,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转为虚寒之证;气机阻滞日久,或因气滞血瘀,或虚实相兼,寒热错杂于中,临床证型多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胃络瘀阻等,虽然病机复杂多变,皆因导致中焦气机阻滞而见临床诸症,现代医学认为,饮食、药物、微生物毒素及胆汁反流均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大量资料亦证实,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CSG的病因之一[4]早已明:HP-胃炎-溃疡-胃癌的发展趋势,HP与慢性胃炎,尤其是活动性胃炎的关系密切;中医药治疗本病多采用辨证施治的原则,辨证与辨病结合,随证加减,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显示了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杀灭HP,保护胃黏膜的疗效更显著,不仅缩短病程而且避免了长期或大量使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引起机体的不良反应,笔者通过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40例观察,其有效率达9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5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