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10期 > 正文
编号:11975284
氟尿嘧啶栓联合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李 英 代红伟 孙玉新 巩合义 周 涛 沈太春
第1页

    参见附件(2419KB,3页)。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治疗结束后的疗效评价:完全缓解18例(39.1%),部分缓解23例(50.0%),稳定5例(10.9%),无进展病例,总有效率89.1%。

    2.2 远期疗效 随访至2009年6月30日,46例患者均收集了完整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该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1.6个月(95%可信区间:18.17~25.03),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4%和71.9%。

    2.3 治疗相关的毒副反应 以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较为常见,其中消化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则以白细胞减少为主,整组患者中Ⅲ级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58%和8.7%,均无Ⅲ级以上反应。详见表1。

    表1

    毒副反应(例,%)

    毒副反应

    分级

    0ⅠⅡⅢⅣ

    白细胞减少14(30.4)16(34.8)12(26.1)4(8.7)0(0)

    恶心呕吐22(47.8)20(43.5)4(8.7)0(0)0(0)

    腹泻8(17.4)21(45.7)14(30.4)3(6.5)0(0)

    肝功32(69.6)14(30.4)0(0)0(0)0(0)

    肾功46(100.0)0(0)0(0)0(0)0(0)

    3 讨论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目前已占结直肠癌总数的70%[1]。而随着人类社会老龄化,老年直肠癌的比例在逐渐增加。由于直肠癌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容易被患者忽略,所以就诊时局部晚期(T3/T4)患者居多,据报道Ⅲ期占30%~40%,Ⅳ期占20%~25%[2],因此很多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

    术前同期放化疗是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的直肠癌的标准治疗[3]。临床研究表明,术前同期放化疗能够降低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可使80%的患者转变为可手术切除,显著提高了生存率。其作用原理在于化疗药物的放射增敏和可杀灭微小转移灶作用。Valentini[4]等对4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采取术前放化疗方案,CR23例,临床分期下降率为23%。朱亮[5]等对84例经术前放、化疗,5例患者肿瘤临床完全消退,肿瘤完全消退率(CR)达21.43%,未见疾病进展(PD)。按DWORAK,S肿瘤消退分级(TRG),病理有效率或降期(TRG2+3+4)为82.14%。郁宝铭[6]等报道了相似的数据。

    然而术前同期放化疗这一标准治疗对于老年患者并不适合。老年患者因年龄大,体质差,合并症多,往往不能耐受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同时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放疗同期加全身静脉化疗毒副反应明显增加,老年患者耐受性差,常常使治疗中断或不能完成治疗。而单纯放疗或化疗只能起到姑息性作用,疗效并不理想。

    研究表明不同的给药途径疗效不同[7],毒副反应也不一样。人们尝试和研究通过改变给药途径来提高药物在肿瘤中的局部浓度、作用时间和降低全身性毒副反应。马中山[8]等用氟尿嘧啶注射液均匀注人经生理盐水浸泡过的自制棉条,放疗前半小时放人肛门内肿瘤位置并与肿瘤接触,治疗20例外侵较重、临床分期T3~T4期且无远处转移的不可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结果8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2例无变化。3年生存率90%。结论认为放疗期间肛门内注入氟尿嘧啶,以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对肿瘤有直接杀伤作用,并减少了静脉注射的全身毒性;药物通过直肠静脉丛进入血液循环,起到了与放疗协同作用。

    氟尿嘧啶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经典化疗药物,它在体内经酶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与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的活动中心形成共价结合,使该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使胸腺嘧啶核苷生成减少,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阻;此外,它还可变成三磷酸氟尿嘧啶核苷,以代谢物形式掺入RNA中,从而干扰RNA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氟尿嘧啶是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细胞。然而氟尿嘧啶进入体内后,在血中消除半衰期为10~20分,作用时间极为短暂。有研究表明抗癌药物在病灶部位药物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其对癌细胞的杀灭作用越强[9]。刘婷婷[10]等比较了氟尿嘧啶(5-Fu)通过直肠用药和全身用药后在局部和全身的分布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直肠癌组织、直肠癌上下肠壁肌肉及其引流区淋巴结和外周血液中5-Fu浓度,结论认为经直肠给予5-Fu栓剂后,局部癌组织及癌变周围组织中药物浓度较静脉滴注给予5-Fu明显提高,同时可有效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采用氟尿嘧啶栓直肠内局部给药,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以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较为常见,其中消化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则以白细胞减少为主,整组患者中Ⅲ级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58%和8.7%,均无Ⅲ级以上反应,经止泻、补液、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治疗,患者耐受性好,没有中断治疗者。采用栓剂塞肛,一次用药能够持续作用达12 h,塞肛2次/d,疗效得以持续作用。即实现了肿瘤局部药物高浓度,又延长了治疗时间。联合体内外放疗,实现了同步放化疗相互协同増敏的效果,使疗效进一步增加。本组46例患者完全缓解18例(39.1%),部分缓解23例(50.0%),稳定5例(10.9%),无进展病例,总有效率89.1%。与马中山[8]等治疗相比有效率相似而用药方便。与董玲[11]等同期放化疗治疗相比疗效相似而副反应更轻,没有严重腹泻和会阴溃烂发生。

    总之,氟尿嘧啶栓联合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直肠癌是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直肠癌较好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轻,患者容易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Li M,Gu J.Changing patterns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china over a period of 20 years.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4685-4688.

    [2] Quirke P,Steele R,Monson J,et al.Effect of the plane of surgery achieved on local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operable rectal cancer:a prospective study using data from the MRC CR07 and NCIC-CTG C016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1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