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10期 > 正文
编号:11975347
乌司他丁治疗严重烧伤中抗炎作用(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王玉明 明志国
第1页

    参见附件(2463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在严重烧伤中抗炎症反应方面作用,进一步探讨乌司他丁在救治严重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我们治疗烧伤患者60例,烧伤面积50%~70%深Ⅱ~Ⅲ度,Ⅲ度>30%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与非乌司他丁组(B组),观察其对严重烧伤患者血浆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6)以及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的变化,于治疗3 d、治疗5 d和治疗7 d分别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10浓度。结果 乌司他丁组(A组),与非乌司他丁组(B组)治疗第7天血浆IL-6和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两组比较,乌司他丁组(A组),与非乌司他丁组(B组)血浆IL-6和IL-10浓度治疗3 d、治疗5 d相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认为乌司他丁Ulinastatin在重度烧伤治疗中具有明显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抗炎因子的释放作用,值得今后临床更多的使用观察。

    【关键词】乌司他丁;重度烧伤治疗;炎症反应

    严重烧伤后大量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是导致烧伤早期脏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抑制过度炎症反应成为治疗严重烧伤的关键。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具有稳定溶酶体和细胞膜及调控炎性介质释放作用[1,2]。我们应用乌司他丁UTI治疗重症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以期为烧伤临床控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探索一条新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烧伤患者及分组:我院烧伤科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8~60岁,病例均为烧伤后6 h内烧伤面积50%~70%深Ⅱ~Ⅲ度,Ⅲ度>30%患者,既往无严重原发心、肝、肾、内分泌等疾患。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n=30),与非乌司他丁组(B组n=3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休克、创面处理和营养治疗。UTI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经静脉滴注UTI 40万U,2次/d,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用药7 d。

    1.3 标本采集 分别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和治疗第7天即刻各时间点采集静脉血。

    1.4 测定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中IL-6、IL-10浓度、IL-10、IL-6定量试剂盒购于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1.5 统计学处理 各项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采用SAS 8.2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乌司他丁组(A组),与非乌司他丁组(B组)治疗第7天血浆IL-6和IL-10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同时点两组比较,乌司他丁组(A组),与非乌司他丁组(B组)血浆IL-6和IL-10浓度治疗3 d、治疗5 d相同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3 d两组患者比较,乌司他丁组(A组)较非乌司他丁组(B组)血浆IL-6浓度明显下降,血浆IL-10浓度明显上升,治疗5 d两组患者比较,乌司他丁组(A组)较非乌司他丁组(B组)血浆IL-6浓度明显下降,血浆IL-10浓度明显上升。(见表2)。

    表1

    烧伤患者一般资料(n,x±s)

    项目乌司他丁组(n=30)非乌司他丁组(n=30)

    男1820

    女1210

    年龄(岁)32±235±1

    烧伤总面积(%TBSA)63±662±6

    Ⅲ度烧伤面积(%TBSA)35±334±3

    注:2组比较,经χ2、t检验:P>0.05

    表2

    烧伤患者IL-6和IL-10变化(pg/mlx±s)

    指标时间乌司他丁组(n=30)非乌司他丁组(n=30)

    IL-6治疗3 d152±15△183±18

    治疗5 d121±16△192±14

    治疗7 d78±1180±13

    IL-10治疗3 d75±7.68△61±8.48

    治疗5 d20.21±9.95△10.03±10.52

    治疗7 d5.20±0.34465.37±0.2889

    注:△同一时点两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严重烧伤患者创伤的应激反应,机体内环境失调,大量毒素吸收,休克缺氧等因素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激活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产生多种炎性介质过于强烈的炎性反应,可引起正常组织和器官受损,病情若继续发展,将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极高。它的发生与发展和烧伤的严重程度、烧伤后休克期度过的平稳与否以及烧伤感染严重程度有关。如何使SIRS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其进一步发展为MOF,已成为困扰烧伤临床治疗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虽然烧伤后各器官结构和功能损伤的确切机制仍然不完全明了,但众多研究表明,缺血、缺氧及炎性介质大量释放和氧自由基产生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3,4]。

    乌司他丁是一种典型的Kuniz型的蛋白酶抑制剂,具有两个活性功能区。两个活性功能区均有广谱抑酶作用,且不完全重叠,能够同时抑制胰蛋白酶、磷脂酶A2、透明质酸酶、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的活性[5]。乌司他丁降解形成的分子产物仍对上述各种蛋白酶有高效抑制作用,能改善休克时的微循环状态,对溶酶体膜有稳定作用。乌司他丁还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预防细胞因子级联反应,抑制白细胞过度激活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阻断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与白细胞之间的恶性循环,减轻上述各种蛋白酶对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的损伤作用[6]。其实在正常的人体中就存在有乌司他丁的前体-间-α胰蛋白酶抑制剂即ITI。当人体受到外界侵袭处于炎症等疾病状态时,机体会立即产生大量的趋化因子.激活血液中的白细胞。使其向血管内皮细胞游走、黏附,释放大量水解酶,同时细胞的溶酶体也同样被激活,释放大量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6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