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11期 > 正文
编号:11974932
乳腺癌组织中nm2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马维龙 高建军 徐守森 刘 杰 童文伟
第1页

    参见附件(1174KB,2页)。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3的表达,探讨nm23在乳腺癌发生及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m23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乳腺癌56例、乳腺良性病变16例及正常乳腺组织12例中的表达。结果 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乳腺良性肿瘤与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nm23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 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说明nm2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乳腺肿瘤;nm23;免疫组织化学

    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发现其已成为危害妇女健康的头号杀手,且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nm23 是一种转移抑制基因,参与体内三磷酸核苷的生成,并在细胞分化和信号转导系统中起调节作用。乳腺癌中,nm23基因低表达可引起系列氨基酸编码产物减少,从而引起系列信号传导异常,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发展和转移,从而易出现癌细胞的远处转移。早期筛选出具有高转移危险的患者进行彻底治疗是提高疗效之关键。有关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化少见相关报道。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及正常乳腺组织的nm23水平变化,以探讨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选取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6年10月56例乳腺癌标本,术前均未接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均为女性,年龄28~71岁。组织类型:浸润性导管癌36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单纯癌5例,髓样癌3例;乳腺癌临床分期根据国际抗癌协会制定的乳腺癌分期法(TNM分期),临床Ⅰ期9例,Ⅱ期21例,Ⅲ期20例,Ⅳ期6例;伴淋巴结转移者33例,无淋巴结转移者23例;选择性别、年龄构成与上述病例无显著差别的乳腺良性疾病16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纤维囊性乳腺病6例);正常乳腺组织(取自I期和Ⅱ期乳腺癌标本距肿瘤≥5 cm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12例。所有组织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每例制做成4μm厚的切片以备免疫组化应用,每块组织的连续切片中,均取一张留做HE染色对照。

    1.2 试剂及方法 检测方法用免疫组化S- P 染色法,具体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方法进行。

    1.3 结果判断nm23阳性细胞染色位于细胞质,呈棕黄色颗粒。高倍镜下取4个不同视野,各计数200个细胞,计算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阳性细胞数:<10%为(-);10%~30%为(+);30%~70%为(++);>70%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认为差别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乳腺癌、良性乳腺瘤及正常乳腺组织中nm23阳性率之间的关系 nm23蛋白阳性表达以细胞胞质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标准。乳腺癌、良性乳腺瘤及正常乳腺组织中nm2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4.6%、31.2%及25%。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乳腺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乳腺良性肿瘤与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注:a组 vs b组 P=0.005<0.01;a组 vs c 组P=0.01<0.05 ;b组 vs c组: P=1.00>0.05

    2.2 乳腺癌组织中nm2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中nm2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肿瘤大小不相关(P>0.05)。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组织学分级Ⅱ级阳性表达率为73.5%(25/34), Ⅲ级阳性表达率为45%(10/2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分期位于Ⅰ期和Ⅱ期阳性表达率为53%(16/30),Ⅲ期和Ⅳ期的阳性表达率为88.5%(23/2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7.9%(29/33),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43.5%(10/2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nm23 基因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定位于17q22,编码区为533bp,产物为由152 个氨基酸组成的17KD核内及胞浆蛋白,与二磷酸核苷激醇(NDPK)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是由Steep 等于1988 年用差别克隆杂交技术从转移潜力不同的鼠黑色素瘤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与恶性肿瘤转移能力相关的基因。nm23 参与体内三磷酸核苷的生成,并在细胞分化和信号转导系统中起调节作用[1]。nm23 是一种转移抑制基因,现已了解人类基因中存在的nm23H1 及nm23H2 两个基因,各有独立的调控系统,其中以nm23H1 与癌转移关系更为密切。据天津市肿瘤医院1997 年的研究资料,本基因表达与远处转移呈显著负相关,其过表达率在远处转移组为37.8%,而无转移组为5.0%。利用此种差异,可将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中可能发生远处转移和淋巴结阴性患者中具有潜在高远处转移的病例筛选出来,分别予以不同处理,以减少术后不必要的化疗和不漏掉需要化疗的病例,从而能够准确选择辅助化疗的适应证并提高治疗效果[2]。

    乳腺癌中,nm23 mRNA 在低转移潜能的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是高转移潜能细胞系的10倍[3]。nm23基因低表达可引起系列氨基酸编码产物减少,从而引起系列信号传导异常,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发展和转移,从而易出现癌细胞的远处转移。早期筛选出具有高转移危险的患者进行彻底治疗是提高疗效之关键。在乳腺癌中,nm23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约50%~88.5%,与腋淋巴结受侵及远处转移呈负相关,与生存率呈正相关,而与其他指征无相关性。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nm23基因在乳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nm23 mRNA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呈负相关,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这表明nm23基因在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负性调控作用,并参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化过程。Hlupic等[4]报道,nm23表达阴性的患者转移率明显高于nm23阳性患者,在乳腺癌进展过程中,nm23表达降低,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分期及预后有关,是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之一。Heimann等对163例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随访14年,术后无辅助治疗,15年无瘤生存率过表达组为91%,而低表达者为70%,即使在高肿瘤微血管密度及高核分级状况下,nm23过表达者其无瘤生存率也要比低表达者好[5]。以上均提示,nm23不但可以作为判断肿瘤转移的基因标志物,而且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本研究中,乳腺癌患者nm23阳性表达率为45%(25/56),nm23过表达率[表达呈(++)和(+++)的和占总例数的比例]为25%(14/56)。与腋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呈负相关,而与其他指征无关,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7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