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0年第7期
编号:11887769
胆囊结石患者LC术后胆郁痰扰证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7期
     [摘要] 通过文献复习,结合临床实践,对于LC术后患者,经西药抗炎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后,仍有胃脘胁痛、惊悸不寐、胸腕憋闷、口苦纳呆、大便不爽、苔黄腻等症,予辨证为胆郁痰扰证,并予黄连温胆汤,以指导临床实践,有利于胆囊结石LC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改善其胆囊切除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胆囊结石LC术后; 胆郁痰扰证; 黄连温胆汤

    [中图分类号] R57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42-01

    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ctomy,LC)术后,予常规西药抗炎、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后,仍有不适症状,如胃脘胁痛、惊悸不寐、胸腕憋闷、口苦纳呆、大便不爽、苔黄腻等。

    1 胆郁痰扰是为上述症候的病因病机
, 百拇医药
    《素问·热论》谓“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1]《灵枢·胀论》阐述了“胆胀”所致的胁痛,其谓“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2]说明胁痛、口苦病位在胆;《素问· 灵兰秘典论》说“ 胆者,中正之宫,决断出焉。”[1]说明胆主决断,但胆怯易惊,情志不遂,痰浊内蕴,致胆气不宁,失于决断,故见惊悸不宁,烦躁不寐。戴思恭《证治要诀·不寐》所云:“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3]痰郁胆经,经气不疏,郁而化火,火热蒸胆气上溢而口苦,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则纳呆,不欲饮食。胆为清静之腑,痰热内扰,则胆气郁滞,则见胸闷善太息。胆郁化火,灼津为痰,痰热互结于大肠,则排便不爽;痰热上蒸于舌而表现为黄腻苔;故综上所述,胃脘胁痛,惊悸不寐,胸腕憋闷,口苦纳呆,大便不爽,苔黄腻等皆为胆郁

    痰扰之象也,脉像可有弦、滑、数之表现。

    2 黄连温胆汤主之

    温胆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半夏、竹茹、枳实各2两,橘皮3两,生姜4两,甘草1两”[4]。后世温胆汤所载方药与之有所不同。宋代医学家陈言的《三因极-病症方论》载药为半夏、竹茹、枳实各2两,橘皮3两,炙甘草2两,白茯苓1.5两,姜5片,大枣1个。而黄连温胆汤出自清代陆廷珍的《六条因辨》,正是在《三因极-病症方论》所载温胆汤的基础上,去大枣加黄连而成。
, 百拇医药
    黄连温胆汤的主要作用是去燥化痰、清热除烦,主治胆失清净、痰热内扰所致之头痛眩晕、心悸气短、痞满纳呆、口苦泛恶、惊悸不寐、胸脘憋闷、胸痛以及中风、癫、狂等病症。方名黄连温胆汤,寓意君药之性,实则泄痰和胃清胆。其中黄连配竹茹清泄胆胃之郁热,降逆、除烦、止呕[5];半夏、竹茹化痰降逆,清热和胃;枳实、陈皮理气宽中,化痰,通便;茯苓健脾利湿,且安神宁心。诸药配伍,清胆化痰,理气宽中,痰热之邪去,胆恢复决断之功能,则神自安。现代医学认为黄连清热燥湿解毒,且对多种细菌有杀灭作用;积实、半夏可增加排胆频率,使胆汁流量增加;陈皮健脾利湿和中,有溶解胆石之功[6]。

    临床应用黄连温胆汤当注意临证配伍,肝郁气滞而致胁肋或胃脘疼痛较重者可予川楝子、元胡、郁金等理气止痛;痰湿中阻、不欲饮食较重者加砂寇仁、焦三仙等消食化积;痰热夹湿、大便不畅者加厚朴、白术、大黄等理气化湿,清热通便;舌苔黄厚腻较重者加藿香、佩兰以加重化湿之力;不寐较重者予酸枣仁、煅龙骨、煅牡蛎以宁心重镇安神。应用此方治疗54例,服药两周后痊愈16例,显效27例,好转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7%。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田代华. 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 田代华. 中灵枢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3] 戴原礼.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4] 孙思邈.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备急千金要方[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7.

    [5] 王绵之.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6] 陈军,沈洁. 黄连温胆汤化裁治疗胆囊泥沙结石34例[J]. 湖北中医杂志,1997,19(4):32.

    (收稿日期:2009-12-18), 百拇医药(何璐莎 杜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