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0年第14期
编号:11897919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6例临床总结(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5日 方爱姿 汪海洋 万晨俊 吕胜来
第1页

    参见附件(2039KB,3页)。

     [摘要] 目的 讨论按摩对小儿外感高热的退热效果及其临床优势。方法 对86例年龄在6个月~7周岁经中医辨证符合外感发热的高热患儿,根据病情酌情选取相应穴位及手法按摩,在泻热除热的同时兼顾它症,并控制适度发汗。观察和比较不同发热程度(39.1~40.0℃者为Ⅰ组,超过40.0℃者为Ⅱ组)的患儿以及不同年龄组(共分三组)患儿的退热情况,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为83.7%。Ⅰ、Ⅱ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3岁组分别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摩降温疗法对小儿外感高热的退热效果好,体温越高者效果越明显,尤其适合<3岁的患儿。此外按摩疗法在退热的同时可兼顾它症,并能控制适度发汗,这是西药退热无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 穴位按摩;外感发热;高热;小儿

    [中图分类号] R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4-75-03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对于感染性疾病一般认为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抵抗疾病对人体的侵袭。但是高热使体内代谢及氧耗量大大增加,心血管、消化、神经等系统都出现相应的反应,若高热持续过久会使机体调节功能失常,同时人体防御感染能力也下降,威胁患儿的健康[1],所以对高热患儿必须立即予安全有效的退热措施。儿科临床一般用药物和物理降温,但常遇患儿拒绝接受或效果不好。近几年对这部分高热患儿采取穴位按摩退热,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例均因患急性感染性疾病而发热,其中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3例,急性扁桃体炎26例,急性支气管炎18 例,支气管肺炎9例;男49例,女37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7岁,<3岁29例、3~5岁30例、>5岁27例。热程在一周以内,予药物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仍持续高热,用各种退热药均难以奏效,或难喂药、拒服药者。初次按摩前3h内未用退热药及中医清热药,仅予头部冰敷。首次按摩前体温(腋下)39.1~40.0℃的47例(Ⅰ组),超过4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3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