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1年第20期
编号:12120795
血小板减少疾病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0期
     登革热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会增加出血风险,Lye DC等[24]报道了256个以前没有出血史的患者,登革热感染时血小板低于20×109/L,188个患者给予血小板输注治疗,但与没输血小板的患者在出血、增加血小板等方面没统计学意义,患有登革热的患者,为防止出血预防性输血小板是没效的。

    虽然贫血是疟疾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但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在以往的文献报道中并不一致,Adedapo, A.D[25]对695个急性单纯性疟疾患儿年龄为(57.1±33.8)个月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者占59.3%。

    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毒还有人细小病毒B19 、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EB 病毒、人巨细胞病毒、新型疱疹病毒(HHV-6、HHV-7、HHV-8)、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2.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凝血系统过度激活的一个病理生理结果,尽管有多种触发因素,但都有很多实验室指标异常,可发生出血和血栓形成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DIC因血小板病理性消耗而发生血小板减少,引起DIC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约占31%~43%,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等感染和败血症等。其次为恶性肿瘤,约占24%~34%。产科意外也较常见,约占4%~12%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