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第4期
编号:12192437
腰椎骨性关节炎疼痛机制的研究现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4期
     腰部肌肉是脊柱运动的动力,椎体及后关节在不稳定的状态下,关节各部位受力不均,很容易造成椎体损伤移位,或椎体后关节错缝[21],小关节的不稳,腰椎小关节的错位,使小关节受力不平衡,局部关节囊过度牵拉和损伤,从而激活关节囊内的机械性伤害感受器引起慢性疼痛[22]。长期的慢性的损伤和炎症,导致局部纤维化和瘢痕化,小关节囊肿胀增厚,小关节的增生肥大,使腰椎小关节位置相对稳定,不能自行复位,引起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

    腰椎位置的改变表现为:腰椎的侧凸,旋转畸形。维持脊柱稳定的三个系统功能相互协调,为脊柱完成复杂、准确的运动提供保障。三者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影响。尤其是主动的骨骼肌肉系统在维持脊柱的稳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脊柱运动环节的后部要素是构成椎弓的部件:椎弓根、椎弓板、椎间关节以及棘突和横突,棘突、横突、副突和乳突是肌肉附着点的作用力杠杆。若脊柱向一侧有倾斜角度,则脊柱两侧肌肉必然存在不平衡张力。凸侧肌肉张力比凹侧的张力大[23]。由于肌肉的强直收缩,局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代谢产物堆积,表现为患者腰部晨僵、屈伸不利、容易疲劳,腰椎小关节压痛而周围肌肉的酸胀疼痛,LOA患者腰背部常能触及紧张的肌肉条索。

    软骨内不含痛觉纤维,其自身的病变不会引起疼痛。有研究显示[24]小关节软骨下和松质骨区有P物质(substance P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