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4期
编号:12357666
浅谈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心理(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4期
     [摘要] 当今社会,人们对口腔的健康及审美要求逐渐提高,通过口腔修复治疗来获得容貌改善和咀嚼功能恢复的人群在逐渐扩大。在修复治疗过程中,由于年龄、经济地位、社会环境的不同,人们会出现不同的心理表现,影响到修复治疗过程及治疗后的口腔生理功能和心理需求,因此口腔修复患者的心理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的关注,本文就目前在口腔修复治疗中较常出现的一些心理情况做一综述。

    [关键词] 口腔修复;心理;牙科焦虑症;老年人;全口义齿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78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4-01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口腔健康及口腔审美的要求逐渐在提高,为改善咀嚼功能和美观进行烤瓷、种植等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在逐渐增多。牙齿缺失和牙列不齐对患者不再是口腔生理功能上的影响,其已经扩展到精神心理及日常活动执行情况,不同的口腔问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自卑、焦虑等不同程度的悲观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两个重要原因。曾俞玉等[1]研究表明,牙体缺失的患者较同龄人更缺乏自信,生理功能和生活能力均有所降低。因此许多患者在进行修复治疗前已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在面对治疗时又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部分患者在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前后心理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变,这些均会对治疗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一名当代的口腔医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患者口腔疾病本身,还更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了解不同的患者对进行口腔修复治疗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不仅解决口腔生理功能的恢复,同时要让患者感受到口腔修复治疗后体现出的生活质量的内涵。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价值。
, http://www.100md.com
    1 口腔修复治疗中的牙科焦虑症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畏惧症,是指患者在牙科诊治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以及在面对口腔治疗行为上表现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出现逃避治疗的现象。牙科焦虑症在口腔修复治疗中较为常见,其所占比例较进行牙周治疗、牙体牙髓治疗等比例高,全国各地发病率约6.6%~62.4%[2]。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有外国学者做过相关研究,发现患者产生畏惧的主要原因与既往的医院性创伤体验或个人精神类型及暗示因素有关[3]。潘鑫[4]在近期的研究调查中认为除以上原因,还与医务工作人员的态度、精神面貌以及医院的环境有密切关系,部分患者还因受到个体特质、周边亲友不佳的治疗体验和效果,或者患者自身患有龋病等口腔疾病治疗中的既往史、创伤史而产生畏惧心理,对进一步口腔修复治疗产生焦虑。除了以上较为普遍广泛的原因外,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中,陆英等[5]认为在活动义齿修复中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主要是畏惧疼痛和经济问题,在固定义齿修复中,主要焦虑因素为担心涡轮机磨牙齿有不可复性损伤和对可能出现的疼痛畏惧,调查表明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在口腔修复治疗中任何一种原因的焦虑发生,都有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畏惧心理,作为一名当代口腔医生,需要的不仅是关注口腔修复治疗本身所获得的生理恢复效果,也同样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恢复。当面临患者出现相关的心理问题时,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对患者的治疗过程、最终的治疗效果以及以后的口腔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临床研究表明,患有牙科畏惧症的患者在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后,在修复前后其畏惧心理会产生一定的缓解。李伟强[6]应用柯氏牙科焦虑症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心理进行护理前后的评分研究后,证明患有牙科畏惧症的患者在经过正确的心理干预治疗后其畏惧的心理表现在治疗前后具有差异性,焦虑的状态有所缓解,且最终口腔修复治疗效果较好。焦虑畏惧的心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关注患者的本身心理状态及进行正确的处理,是当代口腔医生所应当注意的。
, 百拇医药
    2 老年人口腔修复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明显,最新人口普查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2.93个百分点,而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老年人对自身的口腔问题也越来越关注,需要口腔修复治疗的老年人逐渐增多。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中最常伴随的口腔问题主要是牙齿及牙周黏膜方面的问题。牙齿的龋坏、牙列不齐、牙体缺损、牙齿松动、牙周及黏膜出现黏膜变薄、牙龈萎缩等问题,都为口腔修复治疗带来了重重困难。除此之外,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易出现因唾液分泌减少而导致口干、咀嚼功能下降等现象,也同样会给修复治疗增加难度。同时,除了老年人的口腔问题较多,年龄较大易多病缠身会造成老年人进行口腔修复时的心理状况同其他人有所不同,主要会表现出固执、较难合作、易情绪化、对医生缺乏信任、理解和沟通能力欠缺、意志力薄弱等特点,这些会导致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不同的问题,影响治疗进度。

    为了让患者顺利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并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作为口腔医生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给予正确的引导。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人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重要方式,患者的主观心理状况对活动义齿的修复疗效可能有重要的影响[7],部分患者对于佩戴活动义齿时会产生抵触的情绪,从而影响他们修复治疗后的咀嚼生理功能及心理健康,最终影响到生活质量。面临老年人对活动义齿修复的不接受情况的出现,医生首先应同患者进行耐心的交流,帮助其进行心理治疗,以提高最终的治疗效果。多位医生的临床研究显示,在对老年人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同时所要考虑的心理治疗应做到以下三点:①提高医生本身素质。口腔医生在为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穿戴整洁得当,言语恰当,给予患者一个舒适轻松的就医环境,并且要表现出过硬的专业医学知识,良好的医德医风,让患者产生对治疗成功的信心,对老人所产生的口腔焦虑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助于下一步的修复治疗。②尊重患者意愿,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老年人往往对自己的治疗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医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作为一名医生,首先应将修复治疗方案详细地同患者交流,还要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及想法,对于合理的要求可以考虑采纳,医患间彼此互相尊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③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口腔修复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心理状况、全身健康以及经济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且应当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治疗过程及修复后使用的细节,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消除患者疑虑[8],让患者放心治疗。除了以上三点外,杨艳丽等[9]研究发现在口腔修复治疗过程中充分使用心理暗示的技巧,如及时表扬他们在治疗中的良好配合,赞叹技师制作义齿工艺精湛,列举与患者类似的成功病例,用自信的言语鼓励患者,明确告诉他们只要能坚持使用,将达到理想的效果等,这些对患者在进行治疗时的心理都能起到一个缓和紧张、促进健康的作用。陈怡[10]也针对老年人不同类型的义齿采用心理暗示的干预后治疗效果是否改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确的心理暗示能显著提高活动义齿及全口义齿满意率,但固定牙满意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百拇医药(张雅蓉 Mili Koirala2)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