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282538
建立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行为方法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25日 李红哲 张利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干预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肾内科住院的143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运用参加肾友会、健康教育课堂、出院后电话随访等多种方式实施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在教育前、教育后1年使用健康行为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健康行为总分教育后为(120.37±13.18)分,高于教育前(47.47±10.68)分(P<0.01)。结论: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多种方式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有利于帮助患者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健康行为,提高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延缓甚至避免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

    【关键词】 健康行为; 行为干预; 慢性肾脏病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91

    我国慢性肾脏病(CKD)形势严峻,发病率较高。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肾脏病表现的更为隐匿,起病时没有明显症状,病情慢性进展逐渐加重,许多患者开始就医时就已经发展成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而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相对较低,相当一部分肾脏患者就诊时已经是晚期。笔者所在医院肾内科于2009年10月-2011年9月住院的Ⅰ~Ⅲ期肾脏病患者采取健康行为干预,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2011年9月,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符合Ⅰ~Ⅲ期慢性肾脏病诊断的143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根据2002年美国NKF公布的实践指南[1]诊断为慢性肾脏病(Ⅰ~Ⅲ期的患者)且思维正常,能够进行口头及书面交流的患者。本组患者男79例(55.2%),女64例(44.8%);年龄:31~75岁,平均(40.5±3.6)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41例(28.7%),高中、中专学历59例(41.3%),初中以下学历43例(30.1%);付费方式:省医保25例(17.5%),市医保36例(25.2%),新农合80例(55.9%),其他2例(1.4%)。

    1.2 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1.2.1 肾友会 肾友会教师团队由肾病科专科医师4人、肾病科专科护士8人、营养师1人、心理指导教师1人及负责动态报道培训教育情况的通讯员1人组成。每年2次。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及健康行为遵循情况,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从而形成支持感,归属感。

    1.2.2 健康教育课堂 每周1次集体讲课,向每位患者及家属系统地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几个不同阶段的注意事项,使他们了解CKD的相关知识,常见健康知识问题及对策,主要实验结果及治疗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有哪些诱发因素,营养学的知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等。使患者能认识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合理饮食,正确用药,能说出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检查结果及意义,进行心理调控,保持心情愉快,强调建立健康行为的重要性。每次专题讲座结束后,医护人员利用30~45 min接受患者的咨询及个别的辅导。在咨询过程中,患者可以和授课者近距离接触.从而增进了医患关系,建立信任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消除其抵触情绪,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减轻或避免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1.2.3 电话随访 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状况和自我感觉,认真听取患者的反馈信息,并对相关疑问进行解答,鼓励患者按时服药、控制饮食,督促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

    1.3 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评价患者慢性肾脏病知识及健康行为的遵循情况。慢性肾脏病健康行为调查表共29个项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每个项目的得分范围是1~5分,总分范围是29~145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行为水平越高。该调查表分4个维度:(1)生活方式,11个项目,计分范围11~55分;(2)躯体活动,6个项目,计分范围6~30分;(3)治疗方面,6个项目,计分范围6~30分;(4)社会心理,6个项目,计分范围6~30分。问卷预实验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9。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3.1 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肾脏病知识 CK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近年有关资料表明,CKD的发病率、患病率明显上升,因此,加强和改善CKD的防治,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医疗问题[2]。由于人们对肾脏疾病的了解很有限,还有一些错误观念,如吃什么补什么等,同时肾脏自身特有的代偿机制导致肾功能早期受损时并无明显的症状,导致贻误治疗。在接受治疗时,因为对肾脏的知识了解不够,对治疗产生疑惑。通过知识的教育,使患者较全面的掌握肾脏病相关知识,避免因知识缺乏和认识误区而导致的并发症,也为提高健康行为能力提供保障。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慢性肾病患者知识水平[3],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充分调动患者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3.2 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 健康行为疾病是三级预防的新途径,是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手段提高患者管理疾病的能力、自信心、积极性。由于慢性肾病病程长,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治疗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及疾病导致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慢性病中患者的健康行为显得尤其重要[4]。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项目在肾病方面主要应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5]方面,对于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研究较少。

    本研究表明,通过为期1年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患者在生活方式、运动、用药、自我监测、社会心理管理各维度及健康行为总分方面均较教育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健康行为管理。通过教育患者可以对饮食、用药、生命体征的观察,标本的留取、相关检验指标有所掌握,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本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如肾友会、教育课堂、电话随访,从院内到院外,讲座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娱乐相结合,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更重视患者的参与和反馈,强调患者在疾病治疗和护理中的重要性,强调患者维护自身机体平衡的重要性,从而充分调动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更好控制病情。

    综上所述,CKD是一种慢性病,目前不能根治,需终身治疗。实施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使患者掌握CKD的知识,做到合理饮食,正确用药,自我监测,进行心理调节,从而更好地管理疾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2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