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研究》 > 2018年第4期
编号:911475
医学知识可视化的研究现状及在健康评估中的应用展望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1日 健康研究 2018年第4期
工具,1文献的来源分布,2应用领域,3可视化工具,4数据对象和技术基础,5知识可视化在知识展示和运用中的作用,6医学知识可视化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展望
     安 辉,王大辉,潘志庚,陈美玲,王歆婷

    (1.杭州师范大学 医学院,浙江 杭州,310036;2.温州市人民医院 健康体检管理部,浙江 温州 325000)

    视觉是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通道,超过50%的人脑功能用于视觉的感知[1]。利用人眼的感知能力对数据进行交互的可视表达以增强认知的技术,称为可视化[2]。知识可视化指可以用来构建、传达和表示复杂知识的图形图像手段,除了传达事实信息之外,知识可视化的目标还在于传输人类的知识,并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知识可视化有了新的突破,制作工具越来越多,制作方法更为简易,表现形式更为多样[3]。医学是知识可视化的重要应用领域。

    1 文献的来源分布

    以“知识可视化”、“Medical Knowledge Visualization”为关键词分别在万方医学网和PubMed中检索2010至2016年间的文献,经筛选,得到相关中文文献282篇,英文文献214篇,年度分布如图1,中文文献仍呈增长趋势,有可视化工具的简单应用,也有虚拟手术、系统仿真和三维交互的开创工作,其中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颇具特点;英文文献数量稳中有降,整体质量更佳,对基础算法、可视化工具和方法等方面更为关注。

    图1 医学可视化论文发表年年度分布

    2 应用领域

    从应用领域来看,医学影像、基因与基础医学、医学教育、各类临床疾病分析以及中文文献中的中医中药等是医学知识可视化的热点领域。可视化是医学影像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要求,影像专家根据影像的不同特点区分不同的组织器官,发现病理改变,知识可视化能够帮助甚至部分替代专家的工作。图像分割帮助自动划分组织器官,区分异常病灶[4];三维重构以更直观的视角展示图像的信息[5]。图像配准、伪影较正和优化图像绘制方法能够提升医学影像的质量。

    基因数据量极大,分析困难,可视化使研究者能够快速从宏观出发,在海量基因组变异中,发现微观的家系基因组异同点[6],或直观地显示疾病表型和基因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及连边,发现重要影响的关键基因和生物学通路[7]。基础医学领域,江辰[8]构建了一个高精细的生理学舌头模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