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4
编号:13763116
院前急救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4
     【摘要】近年来各地院前急救管理趋于规范,急救器械药品按标准配备,急救质量不断提高,但医院感染成为易被忽视的死角,增加了危重患者住院时间和病死率。针对院前急救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科室制订相关制度,组织急救人员培训,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活动有效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院前急救;院内感染控制;管理

    近年来各地急救中心对所辖医院及急救站的管理更加规范,各急救站硬件设施较以往有明显改善,车辆 及车载急救器械药品按标准配备,急救质量不断提高,但院前急救时间紧,操作空间狭小,空气流通差,容易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成为被忽视的死角,增加了危重患者病死率[1,2]。针对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科室制订了完善的制度,组织急救人员培训,定期进行质量活动,加强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控制意识,投入了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人人重视参与院内感染控制的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院前急救院内感染的主要感染因素
, http://www.100md.com
    1.1吸氧装置湿化瓶及导管鼻塞急救吸氧是院前急救最常用的救治措施,忙时平均每台救护车每天出诊8~10次,大多患者需要常规吸氧,很多急救站存在一次性鼻氧管不能做到一人一用和每天更换湿化瓶及湿化液,特别是多台救护车连续出诊客观上无法补充一次性耗材造成重复应用医院感染。

    1.2车载呼吸机车载呼吸机是使用率较低的急救设备,急诊医师一般首选气囊辅助呼吸,但在患者病情危重呼吸衰竭并且路途遥远的情况需要使用车载呼吸机。呼吸机长期不用也不消毒的情况是普遍现象,使之成为医院感染的隐患。

    1.3负压吸引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分电动和脚踏机械式,应用于呼吸和消化道的清洁直接接触高危患者,如脑血管急症、心肺复苏、呼吸系统急症、溺水、中毒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1.4急救操作包扎、止血、固定、穿刺、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紧急情况下消毒不充分或未消毒均可使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 百拇医药
    1.5救护车患者呕吐物、大小便失禁或外伤出血污染车体以及转运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或传染病患者后车内地面及空气未进行消毒通风引起医院感染。

    2院前急救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

    2.1建立相关制度,监督落实严格奖惩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院前急救消毒隔离制度、成立质量监控小组、院控奖惩措施。晨交班护理汇报出诊中控感措施和不足及一次性耗材补充情况,每周质量小组活动科主任组织参加并向全科反馈。对于违反规章制度者落实奖罚措施并进行院控知识再学习考核。

    2.2吸氧装置湿化瓶和氧导管一次性鼻氧管一人一用,每台救护车日常备用5根鼻氧管。当日应用3根必须当班补充,应用1~2根下班补充。湿化瓶每日更换后送供应室消毒,灭菌用水救护车随时更换,每天进行检查、登记。

    2.3车载呼吸机管道是监控重点,护士长不定时上车检查,要求每周进行消毒,近期也正考虑一次性管道的可行性。当班使用后初消后送消毒供应室处理及时更换新管道。
, 百拇医药
    2.4负压吸引装置吸痰管均为一次性,污物瓶正常每周按照清洗-消毒-清洗的原则处理,当班使用则当班处理。特别强调对容易忽视的接头管道的正规消毒。

    2.5对于急救操作严格按规范进行,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减少感染机会,严把医务人员洗手关救护车配备压取式洗手液装置及纸巾盒,购置了3M消毒洗手液,规定工作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前后用3M消毒洗手液认真洗手,洗手完毕后用一次性纸巾擦手,戴口罩、帽子和手套。

    2.6救护车的消毒要和司机密切合作向司机培训院控知识及重要性,车内备用污物桶呕吐物双层黄塑料袋收集按照医疗垃圾处理、地面呕吐物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冲洗。呼吸道传染患者转运时开窗通风,甲流、禽流感等用负压救护车转运。院前急救医院感染控制重要的是强调责任心和医护的自觉性,这需要平时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慎独精神的大力提倡。制度建设则成为院控落实的保障,护士长的监督和控感小组定期总结非常重要[3~6]。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陆少华.微量血糖仪在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84-185.

    [2]范如刚,江小青.院前急救中颅脑损伤的处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88-189.

    [3]汪立.休克的中西医结合院前急救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85-186.

    [4]钟春波.院前急救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37-138.

    [5]周丽霞.院前急救护士的素质培养.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120-121.

    [6] 范锦.谈如何促进院前急救发展.中国当代医药,2011,18(5):139., 百拇医药(王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