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1
编号:13759582
PICC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1
     【摘要】目的降低PIC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使PICC发挥预期的使用效果,探讨护士对PICC护理专业能力与导管感染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得出要降低PICC常见并发症如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机械性静脉炎等,落实严格的预防措施是关键。观察分析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感染程度、处理的转归情况和发现护士对穿刺部位感染并发症的评估能力和处理能力。结果患者经及时处理后,效果明显。结论PICC穿刺部位感染状况不容忽视。护士对PICC护理专业能力与导管感染的发生情况密切相关。

    【关键词】PICC;并发症;预防;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它能为患者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以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但PICC置管的同时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采用静脉穿刺或(切开)留置导管的治疗方法日趋普遍,因而静脉导管感染的并发症也随时之有发生。由于它为深部感染,故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均较大,而且常导致败血症,预防后较差。妥善进行置入导管和局部皮肤及整个系统的护理,对预防置管引起的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 http://www.100md.com
    1静脉插管感染的途经

    细菌侵入最常见的部位是皮肤穿刺点。在导管插入大血管24~48 h后有疏松的纤维蛋白原包绕在导管周围,微生物可在其中繁殖,在此可免受机体防御功能和抗生素的作用,加之局部血管痉挛和微血栓的形成,更会促进感染的发生。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途径还有多种,静脉导管本身已遭污染,测压器换能器等输液装置的各连接部位已染有病原体,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及冲洗用的液体已含有致病菌,违反无菌操作规范的要求等各个环节稍有疏忽,均可导致细菌侵入并引起感染。

    2正确选择导管

    应选择口径相宜。质地柔软而光洁的导管,但要避免使用可减少发生血小板黏附的聚氨酯硅胶,同样不应使用聚乙烯塑料管,以减轻纤维素包裹及导管尖端对血管的机械损伤。外周静脉置管可选用钢质针头,因其感染性低,但易致血管痉挛而影响补液速度。

    3严格无菌技术
, 百拇医药
    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必要时带无菌手套。导管入口应尽量远离创面,置管处的皮肤应认真准备,严格消毒。置管操作要熟练而轻柔,努力做到一次成功。导管插入的位置应不与血管接触,其尖端不应在涡流之中。导管插入血管内不宜过深,以有利于良好的固定为原则;一般插入3~5 cm,以减少血栓形成。置入的导管要妥善固定,防止滑动。置管后导管入口部位应每天清洁消毒。及时更换敷料,应选用透明敷料,以便于局部观察。不提倡局部涂擦抗菌药物或消毒药膏。静脉导管置入48~72 h应常规更换导管插入部位,因为48~72 h后附近皮肤的细菌易污染创口,并可逆行侵入血管。

    4置管部位

    置管的位置同样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关。置管与下肢,特别是大隐静脉,其感染率将高于颈部血管和锁骨下血管。若再与中心静脉置管相比,有人认为前者感染率会高于后者。对新生儿,有的采脐静脉置管,以建立血管通道,由于脐部经常存在大量微生物,因此该处置管的感染发生率是比较高的。通常,深部大静脉置管的感染率相对较低。由于周围静脉感染在临床上处理比较方便,因而多主张静脉置管的部位尽量选用末梢静脉。由于留置导管的目的不同,手工操作的频率及密闭程度就不一样,感染的发生率也各不相同,例如,监测中心静脉压的静脉插管,其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
, 百拇医药
    5液体污染的预防

    为了预防液体的污染,原则上应现配现用。静脉营养液中混合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添加,应在无菌室或层流洁净工作台上进行,配制的液体应强调在病室内输完,放置不能超过24 h,给患者输完液体前,必须严格检查液体质量,使用输液器具及静脉高营养液瓶或袋,每24 h更换一次,输注血液制剂及脂类乳剂的器具,每次输完后均应更换。

    6调节液体的渗透压

    注意随时按需要调整液体的渗透压及pH值,以增加静脉对液体的耐受性。周围静脉导管输液渗透压不应超过600毫渗当量/公斤水,pH值以6.8~7.4为宜;大静脉输液时渗透压尽量不超过1500毫渗当量/公斤水。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要尽量避免高浓度输入,以免造成血管损伤。

    7应用小剂量肝素

    每12 h自导管注入肝素盐水2 ml(1000 U/ml),可推迟或预防导管血栓形成.凝血试验证实,小剂量肝素可使导管局部血抗凝,而不会产生全身抗凝作用。
, 百拇医药
    8观察局部情况

    对于长期置管者,要经常检查导管的局部及导管走行处有无压痛,有无局部红肿。可根据患者局部和全身症状定期或不定期对穿刺点周围皮肤和患者的血液进行细菌培养,通过细菌学监测来预防感染的发生[1]。还可压迫置管处,观察皮肤表面有无脓性分泌物;若发生局部化脓性静脉炎。蜂窝组织炎或菌血症,应立即停止输液并立即拔管,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以及对局部进行必要的处理。

    9并发症

    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病的并发症: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10观察与护理

    10.1做好患者的教育置管前护士应先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塞,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 百拇医药
    10.2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痛苦。

    10.3置管期间的护理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一次,并盖上无菌敷料。连续输液者,应更换输液器1次/d,肝素帽至少1次/周更换。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如为动脉留置针,更应加强监测,防止意外发生。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技术日趋完善,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春秀.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87-88.

    【收稿日期】2011-08-18, 百拇医药(夏红菊)